更何况,如今华夏之地,燕国和氐秦先后被灭,吐谷浑亦将不存。其他的胡族被连消带打,短期不成气候,仅余长安和建康对立。
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出面指摘建康?
长安吗?
自说自话,落在他人眼中,可信度值得商榷。
史书记载?
秦氏建制不过两载,势力仅止北方。桓容的帝位则由晋帝禅让,同曹魏、两晋一脉承接,真要比民心,比修史打嘴仗,长安肯定不是对手。
想到这里,谢安和王彪之犹如醍醐灌顶,顿感一念通达。
“两位以为如何?”桓容笑道。
“陛下英明!”
能让谢安道出此言,着实是不容易。
还要感谢魏晋风气。如果换成唐宋以后的封建王朝,听到他有这个打算,恐怕会有耿直的谏臣出言制止,八成还会以头撞柱,用血来对比天子的无德狡诈,残暴不仁。
“陛下?”
“无事。”
打消莫名的念头,桓容重新打起精神。从随身的荷包中取出一支炭笔,在绢布的背面写上两行字,重新递给苍鹰。
“去吧。”
苍鹰这次没叼,而是用锋利的脚爪抓起绢布,很快振翅飞走。
接到回信,见城门前的吊桥放下,秦璟点出一队骑兵,道:“尔等随我入城,余下皆在城外扎营。”
“诺!”
随行人中有张廉和染虎,夏侯岩被留在城外,带领大军扎营搭建起帐篷。
两百骑兵走向城门,桓容转身步下城头,登上大辂。亲自出面迎接,算是给足了秦璟面子。
对此,谢安和王彪之未做反对。毕竟秦璟此行不怀恶意,如果事情顺利,还能给国朝带来不小的高处。
官家为表重视,此举并无太大不妥。
至于事情传到长安,秦策会怎么想,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谢安和王彪之交换眼神,都是抚须而笑,表情颇具深意。
不久之前,官家回给的秦策的国书可是相当不客气,言辞锋利直戳人心。如今却对秦璟这般重视,无论长安生出何种推测,其结果必定会十分有趣。
桓容给足秦璟面子,秦璟自然投桃报李。
见到天子大辂,秦璟立即举起右臂,随行两百骑兵同时翻身下马,一手持缰,一手用力捶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