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的首都北京城,一到正月期间,大街小巷里各色小吃和叫卖络绎不绝,吃的、玩的、看的……弄得人眼花缭乱。糖葫芦、江米窝窝头、大山里红、响炮、风车、舞狮舞龙、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灯迷……好不热闹。特别是元宵佳节夜,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无骨灯等,串连成一条条花灯的河流,形成一片火辉煌的景致。
我一手提着莲灯,挽着十四的手臂走在人海中四处张望,一脸新奇。第一次逛这种很有民族气息的市集,怎么说都是令人觉得新鲜好奇的。
“姐姐,小心点,别又被人群挤散了。”十四阿哥不得已将我往他怀里揽抱,与人群隔开一些距离,不厌其烦的叮咛。我吐吐舌头,乖乖的窝在他怀里,知道自己方才被人流挤散时,差点吓着他了,害得他几乎对我挫火。
跟随人流往前走,看过各种杂耍,再去猜灯迷、河边放花灯、吃甜甜的汤圆,我和十四玩得不亦乐乎……呃,错了,是我玩得不亦乐乎,人家是皇子,啥东西没见过,才不像我这个乡巴老。所以一路上都是堂堂的十四阿哥配合我,对我热衷的东西反应挺冷淡的。
“祯儿祯儿,我要吃炒栗子!”我摇晃着十四的手兴奋的指着对街小摊贩上的炒栗子,拖着他就想过去买,却被他反手一扯,将我挪移回身畔。我疑惑的抬首看他含笑无奈的俊脸。
话说,最近这孩子经常露出这种表情,而且还是针对我来的……
见我一脸期盼,十四思索了下折中道:“姐姐,人太多了,我过去给你买来,你乖乖在这里等我回来,别乱跑!”
“嗯、嗯!”
我忙不迭的点头,乖乖的站在原地等候。十四阿哥走了几步不放心的回首,见状,我笑吟吟的朝他露出个甜甜的微笑,一直到他颀长的身影消失的人海中。
人好多!不愧是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光一个传统的节日就能体现它的繁荣。我百无聊赖的站在街角少人的角落里等候,脑袋里胡乱想些有的没的东西,看到人群中一道狼狈的身影差点被人撞翻,眼疾手快的拉了那人一把。
“哎,小心啊!”我打量被我揣扶住的少年,“你没事吧?”
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年抬首朝我感激的道歉,一张明朗帅气的脸庞,高壮结实的体格,显得英姿飒爽,我朝他温和的笑笑表示不要紧,却见到他瞬间怔忡失神的盯着我瞧。
嗯?是我脸上沾了什么东西吗?我疑惑的摸摸脸。
“少……少爷,您没事吧?”几个侍卫装扮的年轻男子操着一口不甚标准的京话问。
“咦,你们不是京城人士呀,你们是哪个民族的?”我饶有兴趣的问。
少年回过神后爽朗的笑容盈满意棱角分明的脸孔,“谢谢姑娘的举手之恩,在下是……敦尔济,来自蒙古草原。”
“原来是蒙古啊!那片草原很美丽呢,古往今来不知孕育了多少英雄儿女。”
闻言,少年敦尔济笑得很开怀,不理会身后一脸不赞同之色欲言又止的侍卫,对我说道:“承姑娘吉言了!若姑娘喜欢的话可随同在下一同去蒙古作客,到时敦尔济一定将姑娘奉为上宾。哦,还未问姑娘芳名哩。”
少年的汉语说得极好,虽然语调略显生硬,却是草原人特有的热情好客的大方爽快。不过蒙古的人为什么在这大过年的出现在京城呢?以前就听说康熙朝时中央同边塞蒙古各族的关系挺复杂的,可以亲若一家,也可以剑拔弩张、兵戎相见,怨不得康熙每年都要花大笔钱去巡视塞外,主要避暑的同时也可以与草原各族搞好关系,真是一举两得啊……
噢,扯远了!我回神,浅笑道:“我叫浅颜,若有时间我也还真想去瞧瞧那片草原风光呢。”
可惜的是,在现代我一穷孤儿,可没有资本到处去旅游,连去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游玩还是学校资助的呢。只是还没得好好看看美丽的山水桂林便跌到这古代来了。在这古代,想想落后的交通工具,我皱紧了脸,还是算了……
“浅颜,你怎么在这里?”
乍闻这冷凝清凉的声调,我有些开心的转过头,不意外的见到四阿哥从一条较幽静少人的巷子行来至我们面前,清冷黝黑的眼眸紧紧盯着敦尔济,眼中掠过一抹思虑。
“四哥,好久不见了。今儿是我和祯儿偷偷溜出来的,阿玛并不知道哦,所以也请你别回去同阿玛打小报告哟。”我不好意思的搔搔脸颊。
“你……唉!”四阿哥有些哭笑不得,竟然连太监侍卫也不带一个,这两人可真是大胆的,可是见我一脸期盼紧张,只能笑着叹息,大手轻揉搓了下我的脑袋。好像他们兄弟都挺爱揉我的脑袋的说,是我长得太像小动物了,还是我个子太矮小的原故?
敦尔济初见四阿哥,眼眸中的惊讶一闪而逝,笑道:“浅颜姑娘,这是你四哥?”见我点头,他脸色变得很古怪,但还是爽直的说道:“既然浅颜姑娘的家人来了,敦尔济不好再打扰了,有时间欢迎浅颜姑娘来我家做客,告辞!”
“嘿,再见!”
我也同他挥挥手,回首却见四阿哥凝眉目送敦尔济等一群人走远,脸上神色若有所思,回过神见我笑盈盈的望着他,眉目一柔道:“浅颜,以后出宫小心些,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