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梁薪鼓了鼓掌,这个题目并不难,但也不简单。这其中需要推敲思考的地方有很多,梁薪没有想到如此短短的时间内云启天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此刻梁薪倒是对此人起了兴趣,如此人才真不应该只淹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想到这里梁薪心中竟然开始有些感激侯家的人,如果不是他们,恐怕自己一时间也见不到这么优秀的人才。梁薪笑着点点头道:“云兄果然厉害,现在又该云兄出题了。”
云启天看向梁薪,眼神之中跳动出兴奋的神色。梁薪能回答对他的一个问题,同时提出了如此一个高水准的问题,这让云启天感觉十分兴奋。他脑筋一转便又出了一题。
“当初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决心亲手处死一个书生,在临上刑场前,始皇对书生说:―你不是很聪明吗?你怎么不能预测到你今天要被处死呢?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预测一下今天我将如何处死你。你如果预言对了,我就让你服毒死;否则,我就绞死你。然后聪明的书生说了一句话,使得始皇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处死。请问,他是如何说的?”
这个怎么解?侯天云和下面的士子们全都皱起了眉头,不少人都觉得云启天这题应该是胡乱出的,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个准备的答案。毕竟那秦始皇都说了,你预测对了得被毒死,你错了得被绞死。无论怎么样都是死,又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话不被处死呢。
梁薪听后也是微微一愣,咋一听确实也是觉得这题有耍赖皮的嫌疑。但是他觉得云启天应该不会在这样的场合下开玩笑,所以他仔细的想了想,这一想梁薪顿时失笑,他摇摇头道:“想不到云兄你对言辞之道也有涉猎,如果本王是那个书生,本王想自己应该会那始皇帝说‘皇上,你不会毒死我的。’。”
梁薪这话一说,台下听题的士子们偏着头想了想后顿时失笑。按照云启天出的题,如果梁薪这样回答那么始皇帝还真不能处死他。原因很简单,始皇帝一共给了他两种死法。如果始皇帝说要绞死他,那么就代表那位书生预测对了,如此一来始皇帝继续执意绞死他就是食言。
然而始皇帝如果说要毒死他,那么就是书生预测错误。而始皇帝说的很清楚,预测对了才是服毒死,预测错误是得被绞死的。如果始皇帝执意毒死他那就是与他自己所定下的死法不符,同样是食言。故而书生如此应答始皇帝就杀不了他了。
第四十九章 爱才之心,自由宣言
听见梁薪给出的答案后云启天也兴奋地拍了拍手。在江南这一带比拼琴棋书画甚至于斗鸡斗蛐蛐的人都很多,唯独很少有人来玩这个什么有关于智力的比拼。云启天在江南少逢敌手,如今遇见梁薪他顿时感觉到有一种绝世高手碰见绝世高手,然后酣畅淋漓地大战一场的感觉。
云启天有些雀跃和期待的对梁薪说道:“接下来该王爷出题了。”
梁薪点点头,他想了想后提出问题:“古时一位农民被人诬陷,农民据理力争,县官因已经接受别人的贿赂,所以不肯放人,但因为又找不到不放人的理由,故而出了个坏主意。
他叫人拿来十张纸条,对农民说:‘这里有十张纸条,其中有九张写的‘死’,一张写的‘生’,你摸一张,如果是‘生’,立即放你回去,如果是‘死’,就怪你命不好,怨不得别人。’
结果农民很聪明,他早已猜到纸条上写的都是‘死’,无论抓哪一张都一样。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结果死里逃生了。请问云兄他的方法是什么?”
梁薪这题咋一听和云启天之前说的那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一个无解之局。但是有了云启天先前那一题的经验,众人知道梁薪这一题也有自己的巧妙在里面,不会完全无解。于是乎众人都仔细想了起来,而就在大家还茫然没有头绪的时候,云启天脸上露出了一个难题破解后的会心一笑。
云启天拿起来毛笔在宣纸上写了十个“死”字然后分开折好。正当众人一头雾水的时候,云启天拿起其中一张纸放进嘴里吞入腹中。他笑着说道:“王爷,我吞下这个一定是个‘生’字,不信你可以拆开其余的九张纸看看,那九张纸一定全是‘死’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擂台底下的士子们纷纷有些激动地说道:“农民老早就猜到十张纸全是‘死’字,他吞掉其中一张再要求展示其它九张。如此一来如果县官说他吃下的不是‘生’字那就等于说是县官出老千。
梁薪一脸赞赏的微微颔首,云启天说道:“王爷,现在三个问题你我已经互出了两个。现在局面还是平局,所以这最后一题我可不会客气了。”
梁薪笑了笑道:“云兄尽管施为,千万不要客气。不过本王有一个条件,如果本王答出了云兄接下来这一题,云兄可得答应本王到本王的军机参谋部做个参谋。”
“哗!”擂台下面的士子们微微哗然,他们看向云启天都有些羡慕他,毕竟现在梁薪乃是江南之主,针对整个两浙路来说梁薪就好像皇帝一般。如今云启天得到梁薪的赏识,可以预见他未来飞黄腾达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就在众人以为云启天会答应时,哪里知道云启天却摇了摇头。他笑了笑道:“多谢王爷厚爱,不过启天乃是一个自由散漫惯了的人。想要启天为王爷效力也不是不行,不过王爷可得提出一个让启天无法回答的问题才行。”
梁薪眼睛微微一亮,当即点点头道:“那好,咱们一言为定了。现在还是云兄你先出题吧,本王这次会小心的。”
云启天点了点头后道:“那王爷请听题了,古时候,一位老者已气息奄奄。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唤到床前,曰:‘你们骑马到西山然后回来,谁的马跑得慢,家产就归谁。’于是乎两个儿子骑马出去缓缓而行。一路人见状奇怪,问明原因后,对二人说了一句话,二人便快马加鞭,唯恐落后。请问王爷,这位路人说了句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