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发动机轰鸣声也越来越近,公路上却看不到一星半点灯光。
难道苏联人是秘密调遣部队准备发动夜间反击?
先前路过己方前沿阵地的时候,林恩看到德军官兵临时构筑的防线尚且十分简陋,好像也还没来得及埋设反坦克地雷,能够有效抵御苏军装甲部队反击的是那些坦克、突击炮、歼击车和步兵反坦克炮,但这些装备的数量看起来非常有限,尤其缺少虎王、猎虎这种火力超猛的大家伙。因而听着路面上传来的阵阵轰鸣,他不禁担心友军部队会措手不及吃大亏。
在愈发紧张压抑的气氛中,时间缓慢流逝,那金属履带在诱导轮牵引下碾过硬质路面发出的刺耳摩擦声听起来已是近在咫尺。林恩谨慎地将脑袋探出水渠,借着头顶的月光,他看到二十多米外的路面上有一支见首不见尾的队伍在向德军防线的方向前行,并且能够大致分辨出坦克和自行火炮的轮廓。
打,可以用枪炮声给友军示警,却可能招致灭顶之灾。站在指挥官的角度,林恩不难做出抉择,而前面的埃里克显然也有着相同的想法。
在冰冷的流水中浸泡了二十分钟,沿着公路行进的苏军队伍才渐渐远去,林恩略微松了一口气。当前面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时,他以双手支撑着身体爬了起来,顿时感觉胸口腹部连同两条腿都有些麻木了。
眼见队伍又开始沿着水渠前行,林恩心里却有了别样的思路,他爬出水渠,低着头、躬着腰,如一只黑色的野猫在月光下飞快地奔跑,很快来到位于队首的埃里克上士旁边,问道:“长官,我们就这样继续往前走?”
唯恐林恩这样会暴露了目标,埃里克连忙让出位置让他回到水渠中,也没有叫停队伍,而是一边走一边说:“你有什么想法?”
林恩连忙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解释说:“刚刚过去的敌军部队规模不小,有坦克、自行火炮和大批步兵,却少有单独的榴弹炮。按照以往的经验,苏军进攻时总喜欢用大炮进行火力压制!”
“这又能说明什么?”埃里克有些不以为然,“为了达到反击的突然性,敌人很可能来不及调动炮兵,而是以这样一支自身火力足够强大的部队单独投入作战。这个时候,我们去袭击他们的后方目标,不仅容易得手,而且也能够牵制他们的正面攻势!”
“道理是没错,长官!可敌人总会考虑到初次进攻受挫的可能,而且他们即便拿下阵地,就地防御或是纵深推进也是需要炮兵支持的!”林恩仍旧坚持自己的理解。
前思后想,埃里克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留在这里伏击苏军炮兵部队?”
话说到这里,林恩也不含糊:“与其花费时间深入敌后搜寻并攻击那些可能因为部署调整而变动位置的苏军指挥部和补给点,不如在这里伺机而动。即便炮兵不来,也应该会有后续批次的作战部队,因为急于赶往战场,他们沿途防备的警惕性会相对低一些!”
还有些话林恩没有明说——实力受到极大削弱的德国空军已经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空中侦察,经过了一整个白天的战斗,苏军的部署恐怕已经较之前几日发生了很大变化!
权衡利弊,埃里克终于举起右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
第101章 初战,以弱击强
一条用于灌溉农田的人工水渠,积年累月为农业提供便利,到了战争时期,还能够为本方部队提供行动掩护甚至作为战斗掩体。要论功行赏的话,当初设计这条水渠的工程师理应获得一枚功勋奖章。
和以往一样,夜袭部队并未携带笨重的反坦克装备,雷管和烈性炸药倒是管够——德国缺乏稀有金属,缺乏汽油燃料,相较而言,最不缺乏的应该就是炸药等化学品了。考虑到伏击战的需要,林恩自告奋勇地率领一小队士兵携带炸药在路旁埋伏。
当然了,埋伏不是简简单单的埋炸弹、伏地等待。隔得太近,月光下容易被敌人提前发现;隔得太远,难以及时有效的控制炸弹。为了这个距离,林恩可花费了一番心思,他将自己的小队一分为二,自己带上亲点的布吕克和弗林斯在西端“打头”,进攻的号角也将从这里发出;另外三名经验较为丰富的士兵隔着上千米的距离在东端“截尾”,以便最大限度地给敌人制造破坏。
这一次,苏联人并没有让踌躇满志的林恩等待太久。就在前面那支战斗部队过去后不到半个小时,路面上再次传来了车辆的轰鸣声。拿着普通望远镜,林恩在月光下看到了第二条“黑色长蛇”,它的前后距离远远超过了之前设想的一公里。临时更换位置不仅容易暴露目标,短时间更难以寻觅到具有隐蔽性和保护性的位置,林恩当机立断,变“打头”为“击腹”,并以言语和两位同伴进行了沟通。
看得出来,弗林斯和布吕克都很紧张,林恩自己的心情亦十分忐忑。趁着敌人相隔尚远,他打趣地说:“伙计们,我们打这样一场伏击战,战果可要比普通部队一个团打一天还要大哩!就等着铁十字勋章吧!”
从参军服役的时候算起,三个人加入德国军队至少也有大半年时间,胸前却还都是空空如也,就连一枚战伤勋章都没有拿到(这个最好不拿)。生存固然重要,但对荣誉的渴望那是潜藏在血液和骨子里的。虽然林恩的话一点都不好笑,但三人还是各自面露笑容,稍稍调整心态准备迎战。
伴随着轰鸣声的增大,苏军纵队终于抵近这一段路。因为是大片的农田和零星的屋舍,这一带很是开阔,别说坦克,就连一门火炮都难以藏身。因此,苏军虽然以数辆吉普车和摩托车突前担当警戒,却没有很认真地沿途查看路边田野,更致命的是,他们自以为聪明地关闭了车灯,却忘记了明朗月光早已将他们的行迹照得一清二楚。
“趴着别动!”林恩小声提醒同伴,并将脑袋和身体紧贴地面。这时候,灰色调“豌豆迷彩装”的隐蔽效果就出来了,苏军的先遣车队以大约四十码的速度从近处驶过,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三块危险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