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1 / 2)

“嗯,好了,没事了!”沃夫鲁姆很殷勤地帮爱娃将袖子捋下。

“既然问题解决了,等苏联人的空袭一结束,我们就尽快把符特里奇小姐送回指挥部吧!”林恩这话是对手下所说,同时也说给靠墙而坐的高级战地女记者听。

这时候,行事麻利且平易近人的战地女记者突然爆发了:“问题?你说我是问题?加尔戈军士!”

用德语咬文嚼字绝非林恩所长,他连忙陪笑道:“哦,您肯定是误会了,符特里奇小姐,我只是说麻烦、困难……”

“我是你们的麻烦?你们的困难?嗯?”女人很是凶悍地瞪着林恩,语气咄咄逼人。

如果这是一场战斗,林恩宁愿举手投降,因为他不愿意跟女人争辩——尤其是这种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的分歧。

他只好向沃夫鲁姆求助。

自从前夜一战归来,老兵已对林恩心悦诚服,这时候自然不会落井下石。他连忙好声好气地向战地女记者解释,这时候,防空洞里的其他军人也都各自投来好奇而八卦的眼神,战地女记者终于没再厉声质问,更没有耍无赖。她试着活动了一下胳膊,这才在沃夫鲁姆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冷冷地对林恩说:“由戈登护送我回指挥部就行了!”

换了平时,林恩巴不得脱身,但外面敌机肆虐、炮弹横飞,而眼前这位高级战地女记者好歹也是帝国宣传部派来的重要人物,一旦有所闪失,自己可不想惹上那些麻烦。

于是,他缓慢而耐心地说:“符特里奇小姐,我为刚刚的错误用词诚挚道歉。您看,我这人嘴很笨,说话结结巴巴,介绍战斗都要由戈登代劳,希望您不要介意!”

爱娃终归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见林恩态度还可以,而且从外面的爆炸声以及地面的晃感来看,这时候出去确实太过冒险,便恨恨地瞪了这家伙一眼,勉强坐了下来。

怀着讨好之意,林恩说:“这样吧!爱娃同志!我给您讲讲我早先作为夜战小分队成员实施渗透作战的经历吧!”

大眼睛眨了眨,语气缓和了一些。

“15名士兵、3套夜视装备的那种夜战小分队?”

许多普通士兵甚至没听过“吸血鬼”突击队的大名,爱娃却能够说出它的具体配置,想来还真不简单。林恩连忙点头:“嗯,没错!”

接下来,他用那发音不准、措辞混乱、时不时需要寻求同伴帮助的德语将前一次作为埃里克小队第二队副出击的战斗经过陈述了一遍,这其中虽然也有渲染的成分,但受到元首接见、获得铁十字勋章和战伤勋章的事实可是不容捏造的。

一边听、一边记,爱娃很快被林恩这讲故事的方式吸引住了。末了,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加尔戈军士,能否现场演示一下您用双枪击杀三名苏军士兵的场景?”

“当然!”

林恩早已卸下了夜视装备,这时候他只需要退后几步,单膝跪地,酝酿了几秒,然后以极其迅速的动作展现了他的双枪技巧,居然还赢得了一些围观士兵的喝彩。

街头卖艺式的表演结束,林恩并不急着将驳壳枪收入枪套,而是走到爱娃面前蹲下,向她展示了这对新崭崭的双枪:“1932冲锋手枪,毛瑟制造,二十发弹容量,射程和威力都比普通手枪大,最适合阵地近战和城市巷战!”

毛瑟军用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有了,后期的各种型号虽有改进,但还是保持了特有的主体轮廓。因此,爱娃并没有好奇地打量这两支枪,她想了想,问了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当初军队给这种武器的评价是后坐力大,射击精度难以控制,你是怎么克服的?”

“如果只是单发射击,它的精度和射程都是其他手枪难以媲美的,如果是连发……”林恩手腕一转,将双枪平放,“几秒钟之内能够封锁一条街道,或者干掉列队冲锋的一排敌人!”

本以为爱娃会恍然大悟,然而她却歪着脑袋琢磨了一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看来,这家伙真是没什么实战经验,估计连手枪都不太会用吧!

想到这里,林恩看着她武装带上的枪套,模样小巧,估计是k或者绍尔38之类的警用小型手枪,正想一问究竟,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仓促的声音:“不好了,苏军坦克攻入城区,正朝市中心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