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这个命令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可惜……因为这些是阿富汗强盗用的马啊,肯定是习惯在这沙漠里跑的比较有耐力的那种。
正当哈桑要执行我的命令的时候,却又被我给拦住了。
“哈桑!”我说:“你好像说过……这方圆几十里就只有这个水源?”
“是!”哈桑回答:“其它地方还有一些小的水源……不过水很少,就是悬崖里的一股小泉水,而且有时还会干涸!”
“那么……”我说:“现在苏联军队还没开始扫荡,对水源的监控还不严密……过几天扫荡开始了,他们会加强水源的监控吗?”
“当然!”哈桑说:“上一次扫荡的时候苏军就是这么做的……许多游击队被赶到这片区域,却又不得不在这里补水……”
“营长是说……”这时赵敬平也醒了,插嘴说道:“等我们撤退的时候……很有可能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没错!”我说:“除非我们能带上足够的水回到巴基斯坦,但这是不现实的……那会影响我们的撤退速度!”
哈桑这时才意识到问题所在……点头说道:“而且撤退时带太多水常常还会出问题,在与敌人交战的过程中……水袋很可能会被子弹或是弹片打破,骡子也有可能会走失……”
“那怎么办?”赵敬平问:“这样就算我们成功的完成任务……只怕也走不出这片区域!”
“你们以前是怎么做的?”我问哈桑。
“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哈桑说:“还有几处小的水源……但这要靠运气,有可能干涸,也有可能被其它游击队抢先占领。”
想了想,我就摊开地图说道:“我们可以这样……乘着现在苏联对水源监控不严密的时候,多取一些水来……并把这些水存在我们的撤退路线上或是附近!”
“哦!”我这么一说赵敬平和哈桑马上就明白了,这其实就是集结点……好处是我们撤退时不需要再来达哈尔湖补水,而且一路上我们也可以省事得多……不用带返程的水了嘛!
第二十一章 引蛇入洞
集结点很快就在哈桑的安排下建立好了……要建立这个集结点并不困难,我们只需要从游击队中找几个熟悉地形的人,牵着强盗的马驮着水袋运到指定地点就可以了。
游击队中从来就不缺乏熟悉地形的人,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担心。
我们建立的集结点一共有两个,让马队分成两个部份,以达哈尔湖为中心一路往回走一路往前走,分别在我们预计的撤退路线上设了两个集结点。
后来想了想……觉得这个集结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使我们的战斗更加灵活……一旦有什么人或是部队在战斗中被打散了,那也不用着急……只要有地图,知道集结点在哪里,那就去集结点找部队就好了嘛!
但缺点也是有的……一旦有什么人被俘,在苏联的威逼利诱下说出集结点的位置……那我们部队来说就是致命的。
也正因为这样……我就严令所有人携带的地图上不得在集结点上画圈,对于这一点我军部队当然是知道的……为的就是万一被敌人搜到了地图看到那上面的圈圈点点,很容易就会猜到我们的集结点或是大慨的撤退路线。但阿富汗游击队却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在部队里重申一下。
不过想了想,又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原因是万一有人被俘,单纯的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能熬得住严刑拷打这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很快又制定了一条假的撤退路线和集结点……交待全体战士们一旦被俘,在受不了拷打的时候就可把这条假的撤退路线招出去。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暂时让他们免受皮肉之苦,可以统一口径让敌人以为这个消息是真的,还可以为主力部队争取到撤退的时间……苏联人在得到假的集结点和撤退路线并在集结点布下埋伏的时候,我们主力部队只怕都已经回到巴基斯坦了。
后来才发现这一步很有用……不仅仅是在这一次,在其后的战争中我们都设计了两到三条撤退路线,当然只有一条撤退路线是真的,以至于苏联人都不知道那些拷问出来的情报哪条是真哪条是假了。
“报告营长!”这天晚上我们又是连续行军了几个小时,到电台联络点的时候我就让部队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没多久通讯员就给我递上来一封电报说道:“基地来电……今天凌晨五点敌人就发起了第二次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