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页(1 / 2)

但我的命令就是:一律不准出谷……原因很简单,我不能排除这些其中有些难民掌握了一些情报寻找机会出去卖给苏联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这个稳定民心的事还是要做的,否则这百姓乱起来我们也不好办……这事就交给教导员和哈桑等人去处理了,我相信他们会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的。

至于我嘛……就抓紧时间对工事进行收尾工作以及加强游击队队员的训练。

在工事的构筑方面……阿富汗人都是干活的好把式……阿富汗游击队大多是穷人嘛,穷人要想生活就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所以他们个个都吃苦耐劳,甚至在白天那么高的气温下在坑道里劳作他们也没有怨言……这一点我还是相当佩服的,因为我们许多战士下去干个几十分钟就大呼受不了,而阿富汗人一下去就能坚持几小时。

有点麻烦的就是对游击队的训练……

高射机枪方面的训练也还好,因为这也是一种枪……阿富汗游击队平时就是端着一把枪在山区里到处跑的,所以对打枪还算熟悉,也就是换上一挺大一些的枪而已。

迫击炮就有点难度了……这里的难度并不是指操作上面的难度,实际上迫击炮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把炮弹往炮管里一放……“砰”的一声就打出去了。

难就难在要用这个炮打中目标……这就需要炮兵方面的知识了,而且还要能观测坐标,还要能计算……这对于普通不识字的阿富汗游击队来说不是为难他们吗?

再加上咱们的战士与阿富汗游击队语言又不通……所以就是想教也没法教,最后没办法了……闯王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我军炮兵观察员以各个山口为基准建立一个数据库……比如对于某个迫炮阵地,把山谷各地区划成一块块的,把数据参数给固定下来……按照哪个数据哪个方向打就能打到某个区域,接着再这么练上几回……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反正我们是防守一方,战场基本是固定的。

最难的还是高射炮的操作……它的复杂程度并不是只会打枪的阿富汗游击队一时半会就能学得会的,而且也没有像迫击炮那样可以固定死的打法……因为高炮的目标是会在空中快速移动的飞机……

不过这也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每门高炮就分配两名战士过去……一名做炮长负责指挥,另一名做炮手负责开炮……其它的事比如供弹什么的,就让阿富汗游击队去学习但任了。

第六十九章 风满楼

沉默了几天后苏军终于憋不住了……这一回我们是事先得到了消息,消息来自之前跟我们“合作”过的德兹诺团长。

确切的说……不应该说是自德兹诺团长,事情是这样的……德兹诺团长得到了一些消息,也就是苏军在几天后要大规模进攻某地的消息……身为一个政府军团长的德兹诺要得到这个消息其实很容易,比如苏军出现大规模调动、补给大量的集中等等,或者他是在某个会议里听到了一些风声,总之德兹诺得到了一个日期。

然后……德兹诺团长就开始考虑了:要不要通知游击队一下?

不通知的话……对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坏处,我就当不知道就可以了。

反而通知游击队还会有许多风险,比如我的官职、我的家人等等……

但是……通知了也并非没有好处,就比如之前跟游击队的“合作”,轻轻松松的就打了一场“胜仗”……不仅没有多少风险,还得到了不少嘉奖。

所以……跟游击队之间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是自己的升官之路,更重要的还是能够保障己方部队包括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也该给游击队一点好处,让他们知道我们有“长期合作”的可能,同时也是表达下诚意和感谢!

于是乎……他就找来了一个与游击队有联系的部下……阿富汗政府军里像这样与游击队有联系的人是超乎想像的多,身为团长的德兹诺手里当然会有一批这样的名单,只是因为这时时局比较紧张所以没有认真清算而已。

然后就有了一番谈话……比如:“这几天你们要注意警戒,不要让游击队混进城里,还要注意城内各武装势力的动向,尤其是三天后的早晨……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明白吗?”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这个时间……三天后的早晨!

得到这个时间后我们就展开了一次讨论……有些人以为这是苏联玩的老把戏,就像上次一样放出假消息,有些人却觉得这个消息可信。

从这一方面来说……苏联军队之前利用阿富汗政府军放出假消息这一招还是相当聪明的,它不只是放出几条假消息让游击队上当受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这消息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让我们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