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话机那头一阵沉默,过了好一会儿哈桑才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相信你们,杨营长……刚才是我被气愤蒙蔽了眼睛,希望你不要在意!可是……我得有个理由说服我手下的战士,他们也不愿意放苏联人走,如果我硬要执行的话……只怕会出什么乱子!”
哈桑说的这话我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阿富汗游击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游击队别看他们打仗的时候都是一伙的,他们在内部其实都有分好几个派系,就连哈桑这支游击队也不例外,比如这一、两百人是这个族的,那两、三百人是那个族的……每个族都有自己的首领,那两、三百人就听这个首领的话。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训练游击队时根本就不需要选什么排长、连长……他们自己早就选定了。
咱们要是非要把他们给打乱了吧……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敢这样做,因为各个族群的阿富汗人矛盾很多,把他们人为的打乱了编在一起……这支部队基本上就没法带,一个是打架闹事的事件不断,另一个是战斗时不但不会互相配合还互相拆台互相陷害。
所以……短时间内反倒是把这些族群给分隔开了来得安全……这也许就是佩素尔所说的,阿富汗人太团结了,团结到族群之间都互不相容了。
有时我们也尝试过把那些族群的小首领给换了……比如在该族群里选一个能力、素质较强的战士成为连长,以取代那些小首领的位置……这么做的目的就不用多说了,就是为了把削弱那些小首领的权力。
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连长什么的是选上了,也当上了……但仅仅只是挂了个连长的名头而已,有什么事一样还是听小首领的,就连那连长也不例外。
也正因为这样……哈桑才不得不考虑手下那些小首领的想法,否则万一意见不合……这手下就有可能各干各的了!
“你就这么说!”我说:“苏联在阿富汗的军队因为补给的原因固定在十万人,所以……不管我们杀多少苏联人对阿富汗战局都不会有根本性影响,除非我们能把苏联军队都杀光!但如果留下他们的装备……至少还会有点实质性的利益!”
“哦!”哈桑听着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第八十六章 谈判(二)
当然,我提出这个谈判的条件也远远不会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正如之前所说的……苏军被我们围在希杰奥山谷里只有一条活路……就是从山口里冲出去,所以苏军这只困兽就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暴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就算是现在接连被我们打退了几次冲锋也没有改变……从越南战场上走下来我,当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支持着他们继续打下去的根源不是别的,而是求生的欲望。
从这一点来说……我似乎不应该把苏军给围死!
不是有种战术叫“围三厥一”吗?这战术就是为了避免被围困的敌人作困兽斗用的!
但希杰奥山谷这地形……不围死又不行,因为它的自然条件就是一个个包围圈……对于苏军来说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山口,机械化步兵嘛……让他们走山区他们也没法走,而且也不敢走……山区可是游击队的天下,再加上他们对地形不熟也找不到水源,进去不找死才怪了。
于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很自然的就集中在山口上……谁占领了山口谁就拥有希杰奥山谷,也就是要么就不围,一围就会给围死了。
但“围三厥一”这种战术……有时并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的,更多时候还是有心理上的。
就比如说现在……形式上的确是把苏军给围死了,但心理上却并非如此……假如我开出一个条件,一个对苏军来说并不苛刻甚至还很合情合理的条件……那也就是给苏军找到了一条出路,这其实也就是“围三厥一”,在心理上瓦解了苏军与我们一决生死的士气和信心。
战场的局势就像我预想的那样发展……
在哈桑在游击队内部的游说之下,游击队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之所以会这么快就达成共识,一方面是因为哈桑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中国军人从进入阿富汗以来几乎每一个决策就能给游击队带来一场胜利……尤其这一次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即使游击队员们心中不大乐意,但还是会在头脑里惯性的想……这些中国人的决定和想法从来都没有错过,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于是这事很快就定了下来……派去与苏联进行交涉的人就是拉吉尔。
之所以会派拉吉尔去……是因为他以前在阿富汗政府军干过,因为长时间与苏联顾问接触,所以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俄语,跟苏联人更容易交流,再加上拉吉尔这人还挺有口才,思维也很敏捷,所以在外交上我总是习惯于让他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