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进行得似乎也很顺利,这些科目其实都是我们合成营比较熟悉的。
比如狙击,随便从狙击连里叫两个狙击手来当教官就可以了,当然重点传授的是城市狙击的知识。
再比如擒敌和空手夺刃,我们合成营里有一个现成的功夫高手李佐龙嘛。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只是训练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样训练出来的武警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因为我们这个武警连是实验性质的,既然是实验性那就得常常用于实践……这一点不难理解,实践是检验我们训练方向的唯一标准嘛,只有不断的将我们的部队付诸于实践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训练有哪些问题,方向是否正确等等。
这一点是武警连还没建立时我们就确定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张司令才会调来公安部门的谢副局长与我们配合。
也就是说谢副局长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公安局对武警部队的需求,帮助我们制定训练科目,更重要的还是为我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而这个“实践的机会”,对武警部队而言就是实战。
“杨营长!”这天我在办公室看着资料的时候,谢副局长就匆匆忙忙的推门进来说道:“某某省城有情况!我们通辑了一年的一个杀人犯,刚刚接到报告说看到他回家探亲!”
“嗯,那就去把他抓来就好了嘛!”对此我根本就没感觉,只不过就是一个杀人犯而已,公安局几个人几把手枪就能解决问题了,还要跟我说干嘛?!
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杀人犯不简单!”谢副局长有些焦急的说道:“他之前当过兵,而且还上过战场打过仗,一年前因为偷盗被发现遭到处分,于是手持铁锤将看守武器库的民兵打昏,从武器库库里抢走59式手枪一把,子弹数十发,56冲一把及四个装满子弹的弹匣。随后持枪杀死3人打伤一人后潜逃。
该犯有十分专业的侦察与反侦察手段,所以我们在随后13天的查缉行动中先后动员了党、政、军、警、民八万余人,设卡421处,但非但没抓到他反而造成打死一名、打伤两名无辜群众的严重后果……”
“什么?”听着这话我不由愣了:“八万余人抓一个人还没抓着?”
“嗯!”谢副局长面带惭色的点了点头:“那次我们对案情的分析判断和组织指挥上存在失误,被凶犯误导了,所以……”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时代跟我们现代不一样,现代那到处都是摄像头,飞机场、火车站、收费站等等,想找一个人的行踪有许多手段可以用。可这时代却是什么都没有,于是要找一个人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第四章 搜索
“凶犯逃走一年多来都消声匿迹!”谢副局长接着说道:“直到昨晚我们刚才我们才得到报告说凶犯在家中出现,因为怀疑凶犯也许会带着56式冲锋枪,所以……”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多说了,我想谢副局长的考虑不仅仅只是凶犯有可能会携带冲锋枪,他更多的考虑是上一回动员了八万多人都没能将凶犯拦住,这一回要是再没将其拦住捉拿归案的话,只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这个机会了。
“嗯!”我想了想就点头说道:“让武警连上吧!”
这其实没什么好商量的,武警连本身就是需要训练与实践相结合,一开始我不太愿意只是因为乍听这案子好像太简单了……凶犯只有一个人一条枪,就算手里有把56冲对我们来说也只是小意思,这都要让我们武警连一个连队去对付,那未免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对内的治安与对外的战争不一样,对外战争的确是讲兵力对比火力对比,因为目标明确嘛,敌人一个连队驻守一个高地,咱们要抢这个高地的话差不多就要两个连。
但对内治安却并非如此,目标往往只有一个或是几个人,很难得会见到十几个人这么多的,当然除非是帮派。然而这些人却是混杂在百姓当中,不像战场上的军人一样绝大多数可以根据军装、语言等识别,所以其实重点并不是“打不打得过”,而是“找不找得到”。就像谢副局长说的上次对凶犯的围捕一样,八万余人不可能会打不过一个人,就算凶犯手里有56冲也一样,问题是这八万余人就像是在大海捞针一样的找着这一个人,一方面无法确定其位置,另一方面力量过于分散于是让嫌犯给钻了空子。
也正是因为听谢副局长说了,上次八万余人都没能成功的抓捕凶犯,于是我就意识到这个任务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那么把武警连拉出去让他们煅炼下也是有必要的,或者说这也是在实践的执行任务中看看他们有哪些问题,以此来进一步完善对他们的训练。
出于执行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所以这次出动的不仅仅只有武警连,还有我所带领的整个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