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自然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南乔治亚岛这时候其实是最容易也是最方便得到武器和弹药的地方,也难怪威尔少校在我说到需要迫击炮的时候会想也不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另外需要的就是通讯设备……话说这通讯设备对于游击战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原因是游击战是把人员分散开来,而且大多情况下这些人员还是彼此不可见的,那么要想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协同就必须要用通讯设备把这个部份串在一起,否则就无异于一盘散沙。
从这一点来说,有时候我还真不明白以前我们部队还是红军的时候打游击战的时候是怎么协同的。
我想,他们依靠的很有可能是彼此之间的默契、熟悉地形的通讯员以及人民群众的配合……比如百姓在山放倒某棵树或是用怎样的频率摇晃某棵树以此来向别的部队传递信息或是命令。
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我在小时候就听过不少,当时还觉得很好玩,可是现在自己在战场的时候才明白用这些传递方法有多危险……万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错误或是信息没能及时传递呢?那无疑会给整支部队和行动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但是这种情况却不会出现在我们身上,英军部队的通讯设备本来就是普及到排一级,这也许还是因为英国这时代经济不景气的原因,我想美国佬的部队早就普及到班了。
当然,我们这个连队要进行游击战训练的话就要普及到班了,那也仅仅只是为部队增加十几套通讯设备而已,这对威尔少校来说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于是训练很快就展开了,我对部队的训练要求是在不同的地方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打到同一个目标。
这是由游击战所决定的,就像越鬼子在战场上做的一样,分散在各地的游动炮却能很精确的将炮口指向同一个高地。
这种战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炮手们分散,而炮弹却集中。
炮手分散就意味着敌人很难进行压制……炮弹是从四面八方打来的嘛,就算敌人准确的抓住其中一两个发射位置并用最快的速度展开炮火覆盖,但那也只能歼灭很少的一部份而已。
炮弹集中就意味着击中目标的机会更大。
迫击炮这东西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火炮的命中率都不高,一个是因为精度不高,另一个则是因为炮弹要飞行很长的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空气密度、风力等影响而偏移了方向。
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实的炮战通常都是大面积的覆盖而且在覆盖之前有时还要进行试射。
所以如果只是一、两发炮弹指向一个目标的话,那命中目标的机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如果几十门迫击炮轰向同一个目标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同样的方法我们就在阿富汗战场上也用过,而装备有先进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的苏联军队就对我们毫无办法。
在我说起这些的时候,威尔少校不由频频点头,并感叹道:“如果阿根廷部队也会这一招的话,那么我们的部队只怕就要在马岛上寸步难行了!”
威尔少校这话说的的确有道理,要知道英国的部队机械化程度相当高,这也就意味着英军对公路的依赖性很强,要是阿根廷部队也会这一招……也就是把迫击炮手分散在马岛的各个高地上然后锁定马岛的公路,只等着英军要通过这些公路的时候就发难,那就有这些英国佬好受的了。
到时,我想就算英军全面掌握了制海权、制空权也没用,因为战机要想一个个清除这些游动的目标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偏偏英国又因为没有补给线过长、耗资过大而必须在短期内结束战争。
“这里有一个问题!”威尔少校说:“这些迫击炮手无法随身携带有那么多的弹药并快速转移,毕竟迫击炮炮弹也不轻!”
威尔少校这话的确不错,就算60口径的迫击炮炮弹一发也有八斤多重,那一个班的人能带多少迫击炮多少炮弹呢?在打游击战的时候他们可不行用汽车或是吉普车运,那无疑就是给敌人直升机或是战斗机一个很好的目标。
然而这对我来说却完全不是问题。
“威尔少校忘了一点!”我说:“你们狙击手不是常常把弹药预先埋藏在某个狙击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