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劫机者是来投降的!”翻译说:“他劫持飞机是来中国避难的!”
闻言我不由一愣……娘的,还好刚才没有下令开枪,这如果一发子弹下去打死了到中国避难的人,那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可就大了。
“让他解决武装,马上下机投降!”我说。
“是!”翻译当即举着喇叭朝飞机喊了几声。
劫机者从人质后方探出头来看了看情况,有些担心的问了些什么话。
翻译告诉我:“他这是担心你们把他当作敌人,他想确信你们明白他是来避难的!”
我很快就明白了劫机者的意思……这时的苏联是我们的敌人,那么想当然的,我们这些中国军人就会把突然闯进我们国土的苏联人当作敌人,这也是劫机者一直都不敢走下飞机的原因,他当心我们在还没搞清状况前就把他当作敌人打死了。
我朝周围挥了挥手,举着枪的战士们“忽啦”一下就把枪收了起来,其实这个举动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暗中还有十几个狙击手拿着狙击枪对准着劫机者呢。当然,劫机者是不知道这情况的。
很快,劫机者就放下了戒心,或许也是他现在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要知道他这可是劫机避难,就算想回苏联也回不去了。
于是迟疑了一会儿,最终他还是抛下了武器并举起了双手。
我认真一看他抛下的东西,不由暗骂了一声,还真就是一把只有几公分长的短刀……就为了这样一个拿着一把刀的劫机者就动用了咱们合成营还有十二架直升机!
不过这话却不能这样说,因为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件事的政治意义却是非同寻常。
第三十四章 民航事件(三)
接下来的事大多都用不着我们合成营了,由许营长及当地公安部门就可以对付。
上级给公安部门的指示是:一是审讯劫机者,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二是与苏方联络,妥善处理后续事宜。三是安置好机上人员,绝不能因天寒地冻或是其它原因发生意外。
第一项做起来很简单,劫机者既然是来投降的,那对我们的审讯自然是十分配合。
从许营长那得到的劫机者劫机的原因不由让我有些啼笑皆非,其就是因为看不惯苏联民航局领导的做法和作风,给当局写信反映问题,结果因为纪委与领导之间有裙带关系,非但不处理反而对他进行打击报复,强行做精神病检查,于是他就趁着这次机会出逃避难。
这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76年)苏联的另一件事,同样也是出逃,不过那次更为严重,是战机飞行员驾着米格25逃往日本向美国寻求避难。
要说这米格25在当时可是苏联的高度机密,之所以会成为高度机密的原因,则是因为它可以说是美苏军备竞赛的胜利者,而且长时间将美国的科学家给踩着脚下胆战心惊的。
其原因就是米格25是一款名副其实的高空高速战机,其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3马赫,其高速飞行时就算是导弹都追不上。
这高空高速战机的构想其实是美国人先提出来的,美国本来是想生产一种轰炸机,这种轰炸机的要求就是高空高速,其速度和高度要求都不是一般战机能达得到的,于是从战略上来讲,这种轰炸机就成为一种当时作战体系之外的高端设备。简单的说也就是一种不对称作战,一旦有了这种轰炸机,美国就可以想把炸弹往哪投就往哪投,而敌国甚至包括苏联在内都没办法,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因难却很大,原因是战机一旦速度达到了3马赫也就是三倍音速,其机体表面的温度就会因为与空气的摩擦而达到300度,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战机传统铝合金材料很快就会变形接着解体了。这也就是常说的“热障”。
美国的方法就是用能耐高温的钛合金,只是钛合金加工难度大而且价格高昂,不管怎么弄都弄不出一架实用的东西出来。
结果苏联一知道这消息就坐不住了……美国弄我也得弄啊,否则万一让他弄成了而我却什么都没有,那还不是只有让美国闷头乱炸而毫无还手之力吗?!
而且这苏联这一弄还真弄成了,前后只有八、九年的时间就开始试飞了,试飞一年就开始投产了,71年的时候还投入了实战……第四次中东战争暴发前夕,4架米格25飞往以色列上空侦察,以色列派出f4战机拦截,结果被远远的甩在了后头。f4连忙发射响尾蛇导弹,但令人吃惊的是连导弹都追不上。后来以色列的地面雷达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达到了32马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