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页(1 / 2)

“是!”捕头转身离去。

袁长才谁也不愿意得罪,因为他不知道堵胤锡会帮哪边。

给许义阳通报消息,是暗示他不是与张家站在一边。如果仅仅是抗税案,他还不至于如此,那天张心政的话把他吓到了。他只想安安稳稳的当官,哪怕被罢官回家,他也不愿意与朝廷对抗。

酉时左右,长沙府的大街上,像突然山洪暴发闯出来一群人。这些人高呼大叫,摩拳擦掌,有些人手里还拿着锄头扫帚等物,冲向长沙府衙。

走在前面几人全是穿着文士服的士子,有一个进士,两个举人和二十多个秀才。

那个进士正是张心政的大儿子张怀玉。他今日午后听到家人的禀告后,暴跳如雷,立刻纠集家奴准备来府衙讨个说法。

大明的士子权限极大,秀才可见官不跪,如进士等人一旦到府衙闹事,各府县主官也不能打骂。

张怀玉心思缜密,先派人打听消息,确认只是钦差许义阳擅自行事,知府袁长才被逼足不出户,心中底气十足。王夫之也在岳麓山下,听说后急匆匆赶来劝他:“堵大人很快就回长沙了,你现在带人去冲击府衙,只会授人以柄!”

张怀玉抽出一片文章放在王王夫之面前,王夫之闭口不再说话。那是曾经的复社魁首张溥写下的一片名传大明的一片文章——《五人墓碑记》。

天启年间,阉党派人到苏州来抓捕东林党周顺昌,苏州义民激于义愤暴动。后朝廷派兵抓捕,义民五人投案顶罪被斩首。张溥写墓志纪念。而当年东林和阉党斗争最激烈的正是为了反矿税和税监。

第572章 一片文章

《五人墓碑记》文采不见得有多好,但张溥因为这篇文章奠定了复社魁首的地位。

东林党从民间对抗朝政因苏州百姓而起。至于顶罪的那五个人,当然不可能是引导义民反抗的首领,而正是如同张鼎“为抗税案”准备好的那几个替死鬼。

王夫之可以不去加入冲击府衙的队伍,但他看见这篇文章后无法再开口阻止张怀玉。他也以东林党自居,而且被抓捕的又都是张家人。

长沙府衙前。

一群百姓气势汹汹,后续还不断有人跟上来,周围在一大圈人在看热闹,等快到府衙的位置已经挟裹有一千多人。

府衙前守卫的兵丁一哄而散。兵丁不敢对这些有功名的人动手,也不会对这些人动手,因为他们都是长沙人。

张怀玉稍稍定神,撸起衣袖领着众人往里冲。

走进府衙十步,迎面站着十几个人。

许义阳一身青衫站立,他身后站了十来个兵士。

他没有说话,从外涌进来的百姓看见他自动停下脚步。

张怀玉挥手让后面的人不要再大声喧哗吵闹。相距百步,他走上前朝许义阳拱手打招呼:“见过钦差大人!”

许义阳就站在那里,没有回礼,连青衫的衣襟也没动。

“你既然有功名在身,当知道冲击府衙之罪。”

张怀玉心头恼火,道:“大人无故抓捕我父,派兵士私闯民宅,难道没听说过匹夫之怒吗?”他本希望制造压力让这位年轻的钦差知难而退,从眼前的形势来开,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了。用强是最后的办法,也是最无奈的办法,但今天夜里他必须要把父亲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