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页(1 / 2)

两支军队就这样对峙。

逢勤跟在翟哲身后,问:“要出击吗?”他对自己信心十足。

为了应对骑兵,近日兵器工坊新打制的武荡车和拒马枪等物都送到营中,他比翟哲更了解自己麾下这支兵马的实力。

翟哲摇头,道:“不急!清兵才南下,多尔衮亲自出征,锐气正盛,等磨一磨他们的性子再说。”

“遵命!”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走入中军大帐,对多尔衮的两万骑兵视若无睹。

翟哲径直坐上主座,道:“近日雨水下下停停,运河水涨,你可从水路关注高邮城的状况,但没有我的命令,决不可轻举妄动,哪怕高邮城失陷。”

哪怕高邮城失陷?逢勤心中微动。

“遵命!”不该问的话,他从来不多问。

十几里的骑兵似乎有动作,数万铁蹄撞击地面如闷雷声传入帐内。

片刻之后,大帐外传来脚步声,有人站在门外禀告:“启禀王爷!”

“进来!”

一个年轻的武官大踏步走进来,单膝跪地禀告:“清虏骑兵朝西南去了!”

“知道了!”翟哲摆手命他出去。

多尔衮如果不攻打这座大营南下扬州,将落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仅仅两万骑兵,大清的摄政王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高邮以南的百姓都要么被疏散走了,要么被召集入泰州和如皋城内,就让多尔衮把这膏腴之地当做牧场畅快一把。

那武官起身出门,翟哲见逢勤视线一直落在地面,心中有些不乐。

在他面前,他实在没有必要如此拘束。

但是,他无法强迫一个人改变

“你对眼前的战局有什么看法?”

逢勤终于抬起头,晋王首次就北伐一事征询别人的意见。自明军北上以来,每一步都走的稳稳当当,想来晋王已有谋划。

“清虏骑兵多,在淮扬战场占优,因此此战宜慢不宜快,当以稳为主,耐心寻觅战机。”逢勤说话语速很慢,平平稳稳,不带有一点情绪。他这个性格,也许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有所成就。

翟哲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高邮以南有些水道,骑兵行径受到限制,所以扬州城还是不要急于攻下来的好!”

听见此言,逢勤隐约猜到翟哲的计划,但他不会说出来。

“大明从洪承畴的松锦大战,到孙传庭的潼关之战,最后都败在一个急字上,临阵一事,当真奇妙,有时候一刻也耽误不得,有时候半点急不得。”

翟哲感慨一通,道:“阎应元守住高邮,你就守在艾陵湖,且看多尔衮到底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