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1 / 2)

穆文面色一冷,咬牙切齿道:“他叫刘枫,你也见过,当时我和他一起救了你们,那时是好兄弟,可是后来……他害死了我的妻子,我恨他入骨!”

明月缩了缩头,不敢言声了。

当年山阳镇的故事刘枫谁都没说,除了李行云、白岳、贺雄等人外谁也不知就里。小明月也同样不清楚,她只知道穆文曾是刘枫的挚友,可后来却反目成仇,不想却是为此。

芳心不免暗暗叫苦:夫君不知怎的害了他妻子,如今我偏偏落在他手上,可不正好报仇?瞧他头发都白了,定是恨到了骨子里,若让他知道了,他定会杀了我的……糟了糟了,看来死劫还没过去……可恨啊,这样一来,没法将我落水的实情告知夫君,冤枉了雨婷姐姐不说,那坏人还留在夫君身边,这可怎么办呐?

可怜小姑娘家本就不善急智,这稍一犹豫,就这么稀里糊涂被送去了青州,错过了与刘枫重逢的最佳时机。这一擦肩,远隔三千里,再见已是数年之后了。

※※※

这一夜,广信县灯火通明,人群如织,不时响起“万岁!万岁!”的欢呼声,举县狂欢,热闹非凡。

就在今天,逐寇大军凯旋之际,霸王殿下亲口颁下令旨,置州岭南,并将广信县定为治所。从这一刻起,广信便是岭南新政权的中心,霸王殿下的驻跸之地。

眼下,逐寇军的解放区囊括了九个半郡的地盘,霸王殿下高举义旗,据地自立,纳税征兵,俨然一国。

广信县城,可就是这个“国中之国”的都城了。——这意味着更富足,更繁华,更安全的广信城即将诞生,由不得本地居民不欣喜若狂。

之所以将广信定为治所,不仅是因为广信城处在岭南道的中心位置,更因为广信城地当要冲,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物卓人丰。

广信早在两汉便已置县,取的是“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义,是一座历史名城。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更将广信以东称为广东,广信以西称为广西,后世广东广西的说法正是由此而来,广州之名也都源于此。此城不是普通的县城,它既是苍梧郡治所在地,又是统领岭南地区的交趾刺史部、交州州治所在。

或许是处于西江中游三江交汇处的缘故,吸呐了三江的灵气,广信不仅物产丰富,自古以来更是人杰地灵。明朝大将袁崇焕、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现代著名作家梁羽生等等,这些名人的故乡就在广信,也就是现在的梧州。

在岭南道,广信是与番禺、合浦齐名的大城,廓墙坚厚,占地宽广,土地肥沃,农牧两宜,能够自给自足,在短期内养得起十万大军,正适合眼下度过战乱恢复生产的空白期。

此外,广信城地处中央,遥连五岭,俯视三江,交通也十分便捷,若是前线开战,刘枫可以快速率军增援。

因此,刘枫经过细致筛选,最终决定定治于此,文臣武将们也都是一致赞同的。

这一天,正是逐寇王师凯旋庆功的好日子。分驻在外的各路将军、各县官员全都回来了,就连军师李德禄,周家家主周昊乾,都不远千里赶来参会。逐寇军治下的文臣武将齐聚一堂,可谓盛况空前。

在老百姓看来,这一场盛会只是为了庆功,图个热闹罢了。可有头脑的人明白,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聚会,要商定很多军国大事,如果岭南算是一国的话,那这回就算得上是开国头一遭的大朝会了。

事实上,这还真是这场聚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要不要就此建国,甚至称帝?

文臣武将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刘枫正为此大伤脑筋。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老成精】

说实话,刘枫觉得这个议题没必要讨论。区区一州之地,妄自建国称帝,那不是笑话么?可是旁人不答应。部下们也有分歧。

以李德禄为首的一部分人认为,逐寇大军取得辉煌胜利,正应趁势而起,顺天应人,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眼下九郡之地,域广千里,子民千万,作为一国不算小了,就是和察合津汗国相比,也仅小五分之一罢了。

一方面,逐寇军原本便打着逐寇复国的旗号,建国之后,便是堂堂王师伐罪吊民,师出有名,名正而言顺;另一方面,帝国新建,百废待兴,正可以“从龙之功”为饵,吸引天下英杰前来相投,尤其是其余几路义军,若能招其归附,对大业助益匪浅。

刘枫听了觉得有些道理,想问武破虏,可武氏父女在这个问题上不置可否,很少有的保持了沉默。这时,以乔方书为首的另一部分人马上指出,建国称帝虽好,但同时也是有弊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