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1 / 2)

婆伊洛正苦苦思索,忽然一声巨大的呼喝震散了都梦上空的浮云:“逐寇之志!——荡尽胡虏!”

他吓了一跳,然后更加惊恐地望着逐寇军——掉转马头,向北方奔涌而去。

“走了?就这么走了?……不好!”婆伊洛猛然惊醒——狼烟!他一路耀武扬威疾驰而来,就是要引诱沿途烽火台点燃狼烟,吸引句町,毋敛两县兵马出城赴援,真正的主力却候在半路伏杀援军!

醒悟过来,他跺脚大喊:“快快整军!全力追击敌军!”

※※※

婆伊洛火急火燎地集结了城内的白衣军,留下20000守城,自己带了50000步骑出城追敌。部下劝说他道:“督帅大人,若要追敌,应当尽出轻骑才是,您瞧这两万步兵带着,累赘啊!”

婆伊洛甩手一个巴掌,“饭桶!尽出轻骑?我追得上了,可我打得过吗?”

部下捂着脸颊眨眨眼,心说:你便是一千个一万个打得过,追不上又有屁用?再说了,大队骑兵野外交战,多两万步卒又顶什么事儿?可肿起的腮帮子堵住了他的嘴,眼睁睁看着督帅大人还打算押着辎重队一起上路,愣是把那句“你才是饭桶”生生咽了回去。

半日后,婆伊洛率领大军浩荡直行,一口气追出三十里,终于在一个叫麻坡的地方追上了逐寇军骑兵部队。可他泄气地发现,对方是故意让你追上的。

麻坡是一道五里长的斜坡,逐寇军占据了高地,早已列好三个整齐的矢锋阵,正等着白衣军风尘仆仆赶来。

最气人的是,麻坡位于一处山坳口,白衣军刚转过弯来,腰扭了一半,才发现逐寇军缓缓出现在地平线上。

婆伊洛忽然明白了,对方的确是诱敌,可诱敌的对象里居然也有他!

列阵迎敌?还是退回山坳?婆伊洛纠结于心,摇摆不定,传令兵急红了眼,恨不得替他作出决定。

刘枫哪管那么多?更不可能容你细细思量。他果断地替对方做出了决定——三短一长的进攻号角,吹响了。

三个矢锋阵同时催动坐骑,没有呼喝,也没有呐喊,唯有殷雷般渐渐震响的马蹄,那是一种沉默的肃杀。

“快快迎敌!骑兵拦截!步兵结阵!”

传令兵松了口气,生死之际督帅大人总算下令了。

——察合津与狄军不同,不区分正规军和绿营兵,而是采取汉胡混编。除了青海军团清一色的鞑靼人之外,其余三个军团都是汉胡混编,各级军官由亚摩尔族的鞑靼人担任,士兵大多是汉人,夹杂着小部分鞑靼武士,这种军制比大狄带有明显歧视性的做法更得人心,因此战斗意志、团队精神也更强一些。

令旗招展,白衣军骑兵们带马上前,迅速列成阵线,纷纷挥舞刀枪,奋力冲锋同声呐喊,为自己鼓劲加油,一时间人嚷马啸,倒也有几分气势。

两万步兵也迅速转出山坳,在骑兵后方列成方阵,前列挺枪竖盾,后排铺设弓弩,显示出不错的军事素养。

可是这一切,与对面渐渐加速,一言不发只管卷杀冲来的逐寇铁骑相比,总觉得带了几分虚张声势的意味,就像流氓小混混遇上真正的黑帮分子,不消动手,只看一眼立刻就被比了下去。

两路骑兵风驰电掣,渐渐接近,都作出了相同的动作——前排骑兵端平刺枪,雪亮的枪尖映射出大片寒光。后队骑兵抽出了相同款式的骑兵弯刀,弓背伏鞍,斜举过肩,反转刀刃,摆出了预备劈砍的标准姿势。

下一刻,两军交错,互相砍杀,像两匹恶狼狠狠撕咬在一起。不!或许是一匹狼与一条狗撕咬在一起。

一经接敌,白衣军的呐喊声猛地一滞,就像一个大喊大叫的人被一下勒住了喉咙,然后一个背摔抡倒在地,发出的已是一声惨嚎。

逐寇军兵分三路,彼此之间带有微妙的角度,左侧罗三叔,右侧乔方武,两翼骑兵在冲锋时渐向中间靠拢,不断挤压着缝隙间的白衣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