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1 / 2)

期间,狄军用火箭和投石机进行反击,用水鬼牵拉绳索缠住船舵,接着用赶造的小船奋力靠近投掷火罐……在狄军挖空心思如此丰富多彩的连番打击下,第一舰队同样蒙受了巨大损失,超过300艘中小型战船全部损毁,作为主力战舰的楼船,从满编时的55艘锐减至35艘,所属18000名格斗兵和500名“水鬼”几乎伤亡殆尽,就连周武本人和统领夫人凌燕都在第三天的一场接舷战中负伤。战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直到第五天,楚王的命令下达。周武终于使出杀手锏——炸药包!通过一场夜袭,35艘楼船来了一次齐射,狄军刚完工的临江水寨被彻底摧毁,刚打造好的十余艘中型战船付之一炬。

第一舰队终于取得了开战以来的首场胜利!

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七天,也就是刘枫命令中“死守三天”的最后一天,战局发生了逆转。

狄军没有大型战船,也不会水战,可是海天却自有办法!——他彻底放弃质量,转而追求数量上的极致。他在这七天里,命令部队就近伐树,制作了上万只木筏,事先都藏在岸上的军营里,面上照样打造大小战船,锲而不舍地搭建浮桥,败而不馁地用各种低效手段进行反击。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周武。

这一天时机到了,真正的杀招终于出手!上万木筏连夜铺在岸边,士卒藏于营中,只等玄武楼船照常巡江,临水下锚发射投石机阻挠狄军架桥的一瞬之际,突然发难,万舟齐发,蜂拥而上!

仓促之下,只有三分之一的楼船仓惶起锚,张帆退走,剩下超过二十艘楼船,被数不清的木筏团团包围,被密密麻麻的敌人爬上了船舷……水兵们拔出短刀奋力抵抗,双方在甲板上展开了白刃格杀,尸体铺满了甲板,鲜血染红了白帆。

水兵们久在船上,身体平衡性远超常人,两只大脚板往船头一踩,就像立地生根一般,四平八稳如履平地,相反狄军士兵多不会水,一上船就东倒西歪。若是只论船上作战,三五人齐上也不是水上健儿的对手!

可惜……敌人不止三倍五倍,而是整整二十倍!人数上的巨大差距使一切成为徒劳。

“轰!——轰!”

汉水江面上炸响轰鸣!那是一艘又一艘楼船,失守前发出了最后的咆哮!

——那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需要参加战斗,也不需要操帆驾船,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战舰一旦启航,他们就把自己锁在火药库的铁板夹层里,每舰三人,每人一舱。当战斗开始时,他们会领到内藏炭火的火折子,眼睛从巴掌大的窗口望出去,时刻观察着大门,只要有敌人攻入火药库,或者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觉得有必要……

他们是通过层层筛选最虔诚最狂热的红莲教徒!他们随时准备用生命捍卫圣火的纯洁!

这一天,这一刻,刹那的辉煌,到了!

是役,第一舰队损失楼船二十八艘,人员伤亡超过一万人。所有楼船尽数自毁,没有一艘被对方生擒俘获。而狄军方面战损更重,木筏被撞翻炸毁一大半,士兵阵亡超过四万人!尽管这是一场伤亡成绝对反比的战斗,可无法否认,这是狄军的一次胜利!开展以来,面对楚国优势水军的首场胜利!

海天一身金盔金甲,跨坐龙驹宝马,傲然立于北岸高坡之上,黑底金边的大狄盘龙旗在他头顶迎风飘扬。他兴奋地望着江面上漂浮的碎木与尸体,笑顾左右道:“如何,朕的水军,可威武否?”

左右颂声如潮:“陛下天纵英明,睿智过人,臣等万万不及!”

鄂尔兰和赵濂并辔左右,稍稍错后海天半步,脸上都挂着矜持的笑意。他们是收到海天相邀这才率部赶来,与狄军主力会师于樊城。因为海天向他们保证,他将在这里打破楚国水军的封锁,一脚踹开襄阳的北大门!

于是,一位大汗一位皇帝,就像闻了血腥味儿的苍蝇,巴巴飞来了,正好见识了这蚁多咬死象的壮观一幕。——由于汉水阻隔,联络不通,北岸联军至今未知楚王回归,也不知胡开山已死,黑虎军崩溃。在他们看来,如今形势一片大好!

两人对视一眼,无声一笑,已是莫逆于心:三弟还没有出现!这个结论是对结果的简单推断——我方赢了,那么三弟肯定不在!作为强势一方竟对敌人产生了这种念头,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讽刺、一种悲哀!

鄂尔兰热情地赞道:“大伯这一着实在是高!慢刀寸割摧毁敌方小舟快艇,接着又反过来,以木筏破楼船,这法子说出去谁信?大巧若拙,大巧若拙啊!”

赵濂啧啧有声地附和道:“岂止大巧?这是夺天之巧!辅以神鬼莫测之机,化腐朽为神奇!了不起!”

这两句话,二人说得声情并茂,十二分的真诚。因此这确实是真心话,用损失四万人的代价突破水军封锁,这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大赚特赚!

海天听出了话里的真心,以他的城府也不禁得意起来。自从登基以来,他已十多年没有亲自指挥打仗了,如无意外,这场伐楚战争也将是他的收官之战。至于身旁两位,不好意思,还不配他亲自动手,海兰坤就够了!

自开战起,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摧城拔寨,小战即克,势如破竹,他仿佛回到了年轻时草原争霸那会儿,驰骋疆场,手挥万军,那种快意、那种豪气、那种英雄垂暮却宝刀未老的骄傲与自豪……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