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页(1 / 2)

面对喀尔吉率领的五十万贵族私兵部队,东部战场同样吃紧,刘彤和孟大牛兵力薄弱,无法派出更多援军,因此只来了一支骑兵。

虽然只有一营兵马,两员大将,可他们不是一般部队。他们是拥有特色兵种“投枪骑兵”的三万忠武营!逐寇旧部中硕果仅存的一支老牌劲旅,最后的一位逐寇老将——杨胜飞!还有他的夫人,山贼女将杜寒玉。

他们的到来不是巧合。——他们,是专程赶来报仇的!

血仇,要用鲜血偿还!

逐寇军的耻辱,理应由逐寇军亲手洗刷!

战斗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所有的将军们,他们下达了同一个命令:打乱编制,全力追杀!最后着重强调——不要俘虏!

士兵们,做出选择,心怀仁慈,让烈士的英灵蒙羞九泉,还是拿起屠刀,用敌寇的人头换取赫赫战功?

没有第二个选择,只有唯一的答案!

广阔的平原上,数以十万计的骑兵往来驰骋,各军各营的将士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人都在忙于杀戮,没有任何人试图指挥部队,士兵们遵从自己的直觉各自为战,由于过度兴奋而充血的眼中已认不出军官和战旗,只有简简单单的两种颜色——红色与黑色,生或死!

兄弟啊,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们并肩杀敌!

杀!杀!杀!

这一幕,如此残忍,如此野蛮,如此血腥,像蝗虫在啃噬庄稼,像风暴在席卷落叶,像野火横扫荒原……

马刀为笔血为墨,骑兵们用最直白的方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要怨我心狠,你们不该踏足我的家园!不该杀戮我的同胞!不该……与我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漫长的一天过去,无边的黑暗降临,血色的休止符,终于在夜色中划落,一切尽被吞噬。

靖乾五年二月初三夜,宜城会战,结束了。

不,准确地说,结束了一半!

第三百一十章 【泼天大勇】

眼前,数万铁浮屠骑兵挥舞马刀徒步上阵,在又冷又滑的冰原上与五万楚军封锁部队对阵厮杀,亡命恶战。双方兵力对等,又都是无马骑兵,势均力敌,互不相让,他们有太多不得不战的理由,却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

由于骑兵甲与步兵甲有许多不同,尤其是下半身和各处关节部位,骑兵们坐在高头大马上以冲击力杀敌,除了要挺刺劈砍外动作幅度并不大,再加上马匹提供的高负重力,为骑兵拓展了带甲重量的上限空间。因此,骑兵甲虽然更加坚固,但也更加笨重,灵活性很糟糕。

于是,他们不得不把心爱的罗圈甲脱下来,进行了破坏性改装。——原本长及脚背的甲裙被粗暴的割掉了,大块的护肩甲使手臂无法上举格挡,一起割掉!战靴上的马刺容易被钩住,厚重的骑兵头盔阻碍转头影响视野,统统不要了!

铁浮屠们华丽变身,一个个成了上身重甲下身光腿的奇怪滑稽形象,可这无碍他们在战场上的悍勇表现,轻装上阵的他们,并不介意在敌人取笑的同时砍掉对方的脑袋,而楚军将士也同样认为,与其面对面嘲笑他们,不如尽情取笑他们的尸体更为妥当。

霜雪割面,朔风狂吼,在那布满冰渣的雪地里,两国的将士们颠卧滚打,劈砍拼斗,嗷嗷喊杀,声惨震天。不时有人用力过猛踩破冰层摔倒,就此被踩死或淹死在那层薄薄的冰水里。向那冰原沙场放眼望去,刀剑闪光,箭泼如雨,铮鸣盈耳,火花四溅,巨大的吼声震碎耳膜,滚烫的鲜血温热刀锋,无边的尸体铺满了辽阔的冰原。双反都已全力以赴,双反都在苦苦支撑,困兽要出笼,猎人要收获,不顾一切的厮杀,只为守住或者击破防线。

此时此刻,宜城会战正打得如火如荼。楚军主力尽在南线围剿豫州军,北线负责指挥的是骠骑将军程平安,这个人事安排令人疑惑。虽然他也是从一品的堂堂营主,有权独领一军独当一面,可无论是行军布阵的硬功底,还是捕捉战机的软实力,程平安都远不如结义大哥王五仓,封锁铁浮屠,防止其趁乱脱出,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这位有名的“一条筋营主”,合适么?

面对李天磊的命令,就连程平安自己也摸不清头脑,可李天磊偏偏就是认定了他,独排众议,不做他选,用他的话讲,“平安虽钝,却有泼天大勇,尔等皆不如他!”

这句话,这个判断,此刻得到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