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页(1 / 2)

外面打得如火如荼还没分出胜负,城里的少量狄军就已被百姓撕碎,顺手接管了城池。外头乱城门不敢开,却不妨碍他们以另一种形式燃烧自己的力量。

于是,乐安城出现了奇异的场景。——大群百姓肩并肩站满城头,扯开喉咙高歌呐喊为城下楚军加油鼓劲,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十八般居家神兵对天齐舞,那场面、那声势……主场优势如此明显,下头想不赢也难啊!

这就是李天磊瞒天过海的手段!简单、有效、也很冒险!——自己亲手把麾下的十几万大军活生生给拆了,跑到八百里外再拼凑回来,如此气魄,如此胆量,天下有几人?同样的,能够把如此天马行空的行军变成现实,天下也只有楚军做得到!

这完全归功于军略院!——拥有整整八年积累,或回炉、或轮训,所有哨以下基层军官已经实现了普训。

他们每一个都学过最少一年的军事基础理论,每一个都会看军事地图,都拥有观星定位辩向识路的本领,以及简单的野外生存知识。抛开统驭力不谈,这样的基层军官完全可以当作将领来用!

事实上,李天磊真就这么用了。——于是,他做到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钝刀片肉】

从刘彤到孟大牛和穆文,帐内诸将瞪大眼珠子对看,他们谁也没想到大伙儿熟识的李天磊,真正独掌一军,竟会强成这个样子!——如果说之前战败铁浮屠,胜在对方轻敌冒进掉入陷阱,己方又有数倍兵力,百倍后勤,赢得有些取巧。可如今看来,海兰坤输得不冤枉!

刘彤心里更是思潮涌动,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舅舅。无颜铁骑的威名自己占几分功劳,她心里门儿清!舅舅,他确实是有了不起的大本事!静夜独思,刘彤常会暗自猜测,武破虏和李天磊,哪位才是大楚第一名将?这个真的很难说!

如今,随着舞台的一步步扩大,李天磊逐渐绽放出自己的光芒!——相比武破虏的运筹帷幄和暗计鬼谋,李天磊的本领似乎更加纯粹——他就会打仗!

明白了!武破虏是谋主,是军师,而李天磊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统帅。可是不得不承认,作为一名将军,这就是完美!

常朝阳很满意将军们诧异的表情,作为楚国最年轻的佐领,他也以能够身为李天磊麾下一员而感到自豪,难免露出一丝得意。笑道:“二位统领大人,诸位将军,我家统领爷命我前来,正是商议两面夹击的破敌大计!二位军门有何良策,可通过卑职转告回去。”

孟大牛和刘彤交换眼神,默契一笑,孟大牛笑道:“少他娘闹虚的!有他李大元帅在,我们哪有什么‘良策’?大王已有令下,东线由李天磊全权主持!——说吧,他老李是个什么章程,公主和大牛都没说的,照办就是!”这一说,全笑了,竟是人人心服口服。

常朝阳带甲稽首,一阵铿锵,抱拳大声道:“二位军门高义!卑职托大,这就兜底说了!”他怀里摸出地图,又讨过纸笔桌案,就案上摊开了分说起来。

“这一场仗,头一条便是时间紧!如今大王还在汉水对峙,我军又集重兵于东境,我们大楚国的中部地带——这里,这里,还有那里,都不设防!说穿了,那是中门大开之势!——狄军本阵尚不知我部已移到东境,襄阳留个空壳无兵可派,加之铁浮屠败亡的余威尚在,敌人不敢分兵绕过襄阳直击中路,可他们早晚会知道的!统领爷说,就要在敌军主力反应之前,打一场大胜仗!摄住敌人,腾出手脚,我们的中路不守也是稳当!”

孟大牛抚须点头,刘彤拧眉握紧了拳头,穆文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那就速战!——李统领何时率军南下?我们就在这里,就在这箕屋山下,围歼了这条老狗!”

李天磊部坐拥十六万骑兵,加上刘彤孟大牛的四十万步兵和三万重骑兵,两面夹击喀尔吉的五十余万人马,兵力、战力、地理、乃至后勤和士气,全都占尽优势,打赢已是必然之事,甚至一战击溃全歼也是大有可能!

想到这里,帐内诸将躁动得一身铮劲,呼吸全都粗重起来,却听常朝阳应道:“将军莫要心焦,统领爷说,这仗,咱们得慢慢打!”

这下把大伙儿听糊涂了。时间紧,又要慢慢打?这是个什么说法!?

常朝阳手点口说不疾不徐道:“我们全力猛打,赢是一定的,可对方是穷途末路的困兽,亡命反扑不容小觑,我军纵然取胜,自身伤亡必重!——不能这样!我们必须在打败敌人收复青州的同时,保持七成以上的战力!统领爷让我转达一句话——这一场大战,守土是本,大王志在北伐!”

北伐二字,把大帐里的将军们全都摄住了。他们眼中的胜利,不过是收复领土,驱除外敌,大王竟不满足!他还要我们打过黄河吗!?不,不止黄河沿岸,也不止河北诸州,他们明白了,大王要藉此一战——统一天下!

众将心中且敬且佩且惭且愧,帐内一时静下来,全都看着刘彤。

大长公主殿下眼中火花一闪,一字一咬道:“看什么?君王有命,我等自当拼死报效!”

孟大牛领头,包括穆文在内的众将齐站起身来,脚跟一磕马刺叮当响,高声应喝:“遵命!”

统一了思想,刘彤便把眼去看常朝阳,要等他说那“破敌不伤己”的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