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1 / 2)

云峥和韩琦立刻站起来,这才发现皇帝和重臣都已经出了大殿,庞籍和王安石,文彦博一脸的灰败之色,欧阳修等人也没了刚才的怒火。

“陛下,微臣刚才没能压住怒火……”

“告诉朕,如果你是富弼你如何应对?”赵祯的生意已经有些气急败坏了。

云峥重新蹲下来,在秦州和青塘之间画了一条线低声道:“高筑墙,广积粮,等待时机,一击而中,青塘弱则击青塘,西夏弱则击西夏,与强者为友,将弱者赶尽杀绝!

青塘胜,则大宋趁势夺取兰州以及喀罗川,向东威逼西夏静塞军司,在会州柔狼山,零波山修筑堡垒,切断兴庆府和河西走廊的联系,坐看西夏人和回纥人之间的战斗,如果调配得当,河西走廊很可能会落入我大宋手中,等于斩断了西夏的一条腿。

如果西夏胜,我国和西夏有盟约,此时定当倾尽全力绞杀董毡,并且派出大量的军队乘机多占领青塘的故地,一旦战事尘埃落定,已经和青塘人厮杀的筋疲力竭并且缺衣少食的西夏人在大雪到来之前是没办法固守自己夺来的青塘土地,这时候陛下只要派遣一位使者走一趟西夏,告诉西夏人,我们愿意用粮秣换取那些土地,没藏氏定然会答应,因为没藏讹庞此次作战就是为了收集粮秣,解决西夏的粮食灾荒。只要目的达成,西夏人没理由不答应。”

赵祯求援一般的朝狄青看过去,颤声道:“狄卿,保安军会遭到伏击吗?可有解决之道?”

狄青拱手回答道:“陛下休要惊惶,老臣的看法比较乐观,云峥所说的不过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形,在那种情形之下,大宋不但会丢失会州,祖厉河,恐怕秦州也会受到波及,不过以老臣之见,这种最糟糕的情形不会出现的。

富弼老成持重,非一般文臣可比,他在凤翔府独力抵御西夏六年未曾丢失寸土,就说明富弼是可以担当大任的。

三万大军前行,前面的哨探至少会放出八十里,陛下有所不知,大军行动并非是闷头赶路,一路上哨探会连续不断的将最前方的消息告知统帅,所有能够让敌军藏身的地方都会一一的搜索,叉子状的行军方式滚动前行,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军的左右两翼不受敌人侵害,还能一直保持前锋营的战力,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标准的行军常态。

青塘人虽然彪悍,骑在马上纵掠如飞,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让人防不胜防,陛下却忘记了,富弼手中还有大量的震天雷,保安军向来精锐,再加上富弼自己从凤翔府带来的精锐部下,战力已经不低,而西军早就熟悉了火药的使用。

一旦青塘人不能一击得手,富弼很可能会用震天雷作为攻击手段,虽然不可能打败青塘人,在这种利器的帮助下,全师而退还是不成问题的。

秦州的厉害其实只是在获利多少的份上说话,现在出击是一种最差的选择而已。”

云峥哀怨的瞅着滔滔不绝的狄青内心在疯狂的嘶吼:“你用得着这么老实吗?吓唬他们一下又不会死人!”

第十七章 带着镣铐跳舞

云峥想溜之大吉,却被韩琦愤怒的揪住了脖子上挂的皮索,他刚才被云峥吓得不轻,一想到富弼就要重蹈自己的覆辙,那种恐慌就像潮水一般将他的灵智给淹没掉了,好水川之败,早就成为了他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云峥无耻的利用自己心灵上的弱点,重重的挫伤了自己。

见走不掉了,云峥只好摊开手道:“我说得没错啊,只是,我考虑事情从来都是从最坏的角度去考虑,不像狄帅那样乐观而已。

做最坏的打算,报以最美好的希望,这是我做人的根本,富弼出击本身就是一着臭棋,你们如果早点把这个计划给我们看,不就没事了?”

庞籍长叹一口气,走到皇帝面前取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一边道:“启奏陛下,老臣昏悖料事不明今请辞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请辞枢密使一职,请吾皇陛下另选贤明。”

赵祯喟叹道:“此事何止爱卿有错,就是朕也难逃其咎,错,是我们大家犯下的,要承担也是一起承担,朕认错的勇气还是有的,爱卿万万不可自责。”

文彦博奇怪的道:“陛下,事情尚未发生,我们就先认错,这世上哪来的这样的道理?难道我们就认定富弼会失败?万一富弼打赢了呢?

一旦富弼打赢这一仗,天时地利人和都会操持在我军之手,到时候进退的余地会更大!”

王安石也跟着说道:“尘埃落定方见清明世界,确实不宜自乱阵脚。”

赵祯点点头道:“这样也好。诸卿就立刻去准备把,事不宜迟,不论秦州那里传来什么样的消息,我们总要作出应对的。”

韩琦将庞籍扶了起来,邹同捡起庞籍的官帽,恭敬的捧在手里递给了庞籍,庞籍嘿然一声,接过帽子甩甩袖子就大步流星的向自己的官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