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页(2 / 2)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虽说还是陛下在主持朝纲,但是杀伐决断之权却在皇太后,司马光此人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对皇太后的懿旨遵行无虞。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先帝事先安排好的,目的何在尚不知晓,不过矛头冲向云峥这一点应该不会错的。

老夫查过,自苏轼为官始,他曾有两次记过记录。一次是任凤祥通判时,因与上官不和而未出席秋季官方仪典,被罚红铜八斤。

另一次是在杭州任内,因小吏挪用公款,他未报呈,也被罚红铜八斤。此外,别无不良记录。

皇太后用小人,行鬼蜮伎俩对云峥自然是无可奈何,但是对付苏轼这种人,那是一抓一个准。

幸好太后还知道畏惧云峥,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否则,苏轼绝对难逃一死。”

老妻笑道:“既然皇太后的权势熏天,为何已经被发配岭南的苏轼还居住在云家?”

庞籍笑道:“这就是最有意思的一点了,云家开始不遵守皇朝的律法了,这是一个明确的讯号。”

“什么讯号?”

“要嘛造反,要嘛远遁海外!”

“您还是没说……”

“除了云峥自己,没人知道,没人知道……”

说着话,庞籍就站起身,拍着眼前粗大的槐树思绪万千,直到现在,他明白了一件事,先帝是在赌,满朝文武都在赌,都在赌云峥愿意只身离开大宋。

子弟兵,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名词,这三个字代表着绝对的忠诚,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就是如此,李世民的百骑也是如此。

不过,庞籍更希望云峥是陈庆之一类的将军,能够顾全大局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荼毒天下。

陈庆之与云峥一样都是出自寒门,同样的因为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云峥性格阴鸷,历来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

这二人虽身为武将,但是都有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的能力,堪称刚柔并济的文雅儒将。

庞籍不敢想云峥叛乱之后大宋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他不由得握紧了拳头,瞅着北方担心不已。

“我爹一定会带着我们去海上捞鱼的,捞大鱼!”云芊芊靠在柱子上懒洋洋的对苏轼说。

“你怎么知道?我更希望先生能够带兵回来,问问那个老妖婆,现在连诗歌都不能做了吗?”苏轼的眼神有些躲闪。

云芊芊鄙视的瞅着苏轼道:“我爹爹的事情我当然知道,爹爹还在家里的时候就对我说了,等我再长高一些,身体再强壮一些,爹爹就带我去海里捞鱼,捞大鱼!”

“这有可能是先生再敷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