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与突厥主力的第一次交战,陈应良当然少不得亲临阵前监督观战,未来的大唐军神李靖和阴世师、袁天罡等参谋智囊也大都到场,看到李渊的箕形阵和王世充不要脸的方圆阵,阴世师和袁天罡等人都有些哑然失笑,都道:“看来今天这一战是李大使的独角戏了,王郡丞够聪明啊,方圆阵,这次大帅就算想要调动王郡丞的军队增援李大使,王郡丞也可以借口他的军队机动力不足了。”
“老不要脸,真会钻空子和榨油水。”陈应良也忍不住暗骂了一句,然后为了预防万一,陈应良少不得又赶紧布置了一支预备队在大营左门内侯命,随时准备出营增援防御力稍显不足的李渊队伍——这是与突厥主力的第一战,陈丧良再恨李渊也不敢在这方面开玩笑和挟私报复。
与此同时,李渊的队伍里当然已经是骂声四起,太原军众将无不大骂王世充厚颜无耻,排兵布阵只顾自己不理友军死活,李渊也有些恼怒王世充的无耻自保,却没有言语,还反过来安抚麾下众将,要求太原军诸将不得太过苛责友军,要相信友军的互相支援诚意。
江都军这边,王世充当然也知道自己的阵形太过难看,更知道友军队伍里肯定已经在大骂自己的十八代祖宗了,但是咱们王郡丞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厚度硬度足够,对此不仅没有半点愧疚和尴尬,还得意洋洋的对一干王姓部下宣称道:“放心迎战,突厥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来给我们找麻烦,就算突厥来了也没关系,咱们左有友军右有河,后面还有主力大军可以北上支援,突厥敢来,包管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王郡丞得意与太原隋军大骂的同时,很快的,马蹄如雷声中,五万突厥席卷而来,旌旗如海,刀枪如林,黑压压的骑兵漫山遍野,几乎把两道太行余脉之间的开阔地带淹没,声势十分惊人。见此情景,怒满胸膛的太原隋军众将也赶紧停止了大骂,严整队伍准备迎战——毕竟,正常情况下,突厥军队肯定是先向太原隋军动手。
统兵南下的阿史那·埃利弗也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突厥大将,抵达战场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一边排列阵势一边派出大量哨骑,游走侦察隋军营地,寻找隋军营地的可突破薄弱处,然而隋军营地虽然还没有建成,保护营地的栅栏却已经全部立起,栅栏后也有大量的弓弩手列队守侯,突厥哨骑找不到可以突破的位置,只得把情况飞报回阿史那·埃利弗面前,阿史那·埃利弗皱了皱眉头,也立即做出了正面进攻的决定,还马上就指出了进攻位置。
突厥军队选择的进攻点让隋军上下都跌碎了眼镜,放着阵形防御力不足的李渊队伍不打,突厥军队竟然选择了大摆乌龟阵的王世充队伍为下刀目标,号角声中,五千多突厥吹着骨笛,喊着艾拉,潮流洪水一般的直接冲向王世充的乌龟阵,还争先恐后的在冲锋中拉弓放箭,展示自军的拿手骑射绝技,将五颜六色的羽箭铺天盖地的倾泄到江都隋军乌龟阵的头上。
见此情景,躲在乌龟阵最内部的王世充一家当然全都傻了眼睛,太原军队伍里低声欢呼的幸灾乐祸声音不断,陈应良和阴世师等人却是面面相觑,全都有些张口结舌,阴世师还说道:“突厥吃错药了?怎么先打王世充的乌龟阵?这不合情理啊?”
“难道突厥有什么诡计?”陈应良也有些被吓到,赶紧开始琢磨,“围点打援?诱敌诈败?声东击西?我对面这个突厥大将到底是谁,怎么用兵如此不合情理?”
突厥的下刀目标确实很不合情理,但这么不合情理的事却还是发生了,在江都隋军外层有着坚固长盾保护的情况下,突厥士兵还是争先恐后的把羽箭不断抛射到江都隋军的头上,也在活动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围绕着江都隋军的乌龟阵不断游走放箭,火力侦察寻找隋军乌龟阵的薄弱处,江都隋军则躲藏在长盾后以弓弩还击,压制突厥士兵的骑射,与突厥军队弓来箭往的互相激射,中箭倒地者接连不断。
也是因为突厥军队下手目标太过不合情理的缘故,原本以战阵见长的江都隋军在心理准备不足下有些措手不及,面对滹沱河的右翼露出了一些破绽,被突厥弓箭射伤射倒的士兵较多,队形出现了一些凌乱,结果突厥骑兵也毫不客气,马上就一轰而上,全力冲击江都隋军乌龟阵这个薄弱点,艾拉艾拉的怪叫声惊天动地,连躲在营地里观战的陈应良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看到这一情况,陈应良难免更傻眼了,惊讶说道:“突厥到底发什么疯?王世充的右翼是有些乱,可是他的正右面是滹沱河,没有空间集结大批军队发起冲锋,并不是很理想的突破口啊?”
陈应良惊奇的同时,突厥骑兵也已经和江都隋军正面干上了,借着不多的冲锋空间,突厥骑兵尽可能的提起速度,在与江都隋军相撞前突然提马跳起,居高临下的以马蹄来踩踏隋军士兵,也收到了一些效果,靠着战马冲锋力和腾空跳起的撞击力,撞倒撞翻了不少隋军盾手士兵,象撬棍一样一下子在隋军乌龟阵的边缘撬开了一条缝,后面的突厥士兵蜂拥冲上,与隋军士兵展开近身血战。
还好,狭窄的空间限制了突厥军队的冲锋威力,在无法把速度提升到最快的情况下,突厥骑兵只是成功冲进了隋军人群展开混战,并没有一鼓作气的杀进隋军乌龟阵内部,给了江都隋军喘息调整的机会,不消王世充下令,右翼的江都隋军就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与突厥士兵亡命搏杀,王世充也毫不犹豫派出一千预备队补强右翼,不惜代价的重新稳住乌龟阵。同时王世充也难免是万分憋屈,暗骂这次的突厥主将不是东西,放着防御力不强的太原隋军不打,偏偏要来和自己硬耗。
这时,突厥那边又有了新动作,又有五千突厥骑兵出阵,以其中的一千披甲骑兵为先锋,直接猛攻江都隋军的乌龟阵正面,好在王世充早就把重装步兵安排在了最容易受敌的正面,倒也用不着怎么担心正面告急。不过这么一来,江都隋军的北东两个位置也已经和突厥骑兵交上了手,只有面向李渊队伍的西面和后方暂时安然无恙。
战事激烈,突厥骑兵猛攻,江都隋军奋力支撑,你攻我守厮杀得不可开交,突厥骑兵来去迅捷,弓箭如雨,时而游走放箭,时而冲锋撞击,象一把巨锤一样,不断敲击江都隋军的乌龟阵,喊杀声如同打铁声,震耳欲聋;隋末唐初时以悍勇著称的江都淮南军则不负盛名,在身高个头和体位高低都处于绝对下风的情况下,仍然凭借着密集的队形优势,与青面獠牙的突厥骑兵展开近身搏杀,几次打退突厥骑兵的集体冲锋,那种以血肉之躯硬扛突厥骏马弯刀而不落下风的悍勇意志,让之前鄙夷他们的太原友军都忍不住生出钦佩——也让李渊生出了一些警惕,暗道:“娘的,以前还真是小看这个王世充了,想不到这个马屁精的嫡系这么能打。”
靠着淮南将士的浴血奋战,战局被拉入僵持,上万突厥猛攻江都隋军的阵地局部,也因此始终无法取得突破,见此情景,陈应良和李靖等隋军决策层倒是连连点头,对自军队伍的阵战能力更加充满信心了,突厥那边的阿史那·埃利弗却又沉不住气了,仗着局部的兵力优势,阿史那·埃利弗再次一声令下,又有七千突厥骑兵出阵,其中五千去攻打江都隋军的左翼,两千做为预备队,布置在了江都隋军与太原隋军的交接处,防范太原隋军东进增援王世充。
战事进行到这一步,陈应良最应该做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出动一支大营预备队给王世充帮忙,二是命令李渊出兵一支,直接东进增援王世充。然而陈应良稍一盘算后,却做出了第三个选择,把一个传令兵叫到了面前,向他吩咐道:“去告诉王世充,就说我的原话,叫他给我继续顶住,他如果能吸引突厥再往他身上增兵五千,这场大战我给他记首功!再顺便告诉他,我们又有后续援军来了,他每牺牲一名麾下将士,我给他补充两名!”
传令兵领命,带着陈应良的节令飞奔去传令了,旁边的李靖则笑道:“大帅,厉害啊,真会捉摸部下的心理,听到你这道命令,王郡丞想不硬拼也不行了。”
“他本来就该硬拼,我这个女婿难道是白当的?”陈应良很是理直气壮的反问了一句,然后才抽空往李渊的队伍一指,问道:“李郡丞,你发现不对没有?李大使的箕形阵虽然攻击力比较强,却防御力较弱,是突厥军队最理想的野战对象,突厥那边不可能不明白这点,怎么反倒做出了错误选择?”
李靖如果没有发现这点不对,那他就不配是历史上的大唐军神了,听陈应良直接问起这个问题,李靖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大帅,最好不要对李大使过于恶意的猜测,恕下官提醒一句,李大使的两位公子都在营内,李大使如果有什么异心,就不想要他的儿子了?”
陈应良点了点头,也觉得李渊不太可能和突厥勾结,因为突厥这次的出兵来袭并不是决战的架势,就算李渊临阵反水倒戈,也起不了一击致命的决定性作用,但突厥军队故意放着李渊不打,却揪着最难啃的王世充不放,这点就让陈应良有些费解了。
“难道说……,是故意离间?!”
丧尽天良的陈丧良就是丧尽天良的陈丧良,苦苦盘算间,陈应良突然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这是否可能是突厥军队的故意离间?自己与李渊一家的矛盾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还故意设计让长孙顺德放出这个风声用于诱敌,既然如此,突厥那边故意放着李渊不打专打王世充,会不会是突厥故意给李渊制造嫌疑,让自己与李渊的矛盾更加扩大化,进而促使自军队伍自行分解崩溃?!
想到这个问题,陈应良赶紧向已经逐渐开始信任的李靖低声说了情况,李靖一听也是大点其头,而与此同时,李渊那边也主动派来了一名传令兵,向陈应良禀报道:“禀大帅,我们李大使见江都友军独力迎战,担心敌众我寡,未必难以久持,所以特派小人前来请令,分兵西进增援王郡丞,请大帅准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