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1 / 2)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802 字 22小时前

淡淡一笑之间,他心里既无什么感动,也没什么愤怒,便如他自己所说,人之相交,利益使然,没沾上亲情血脉,所有的帮助都不会是无私的,所有的仇恨也都其来有自,也只有他们那一群被特意训练出来的,心中无善无恶所谓的精锐特种战士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放火吧?这是他前世今生的体会,并不是什么人说一两句暖人心肺的话就能改变得了的。

没有接对方的话头,“也不知大将军那里有什么事情,说起来我还挂着个武学教授的职衔,却没到武学去过一次,有负陛下所托,别的到还罢了,在陛下面前,这个上面你可要帮我说上两句才行。”

齐子平面露苦笑,眼前这人的性子当初就已经清楚的很了,下了决定之后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到是和陛下有些相像,之前的劝说未免有些多余。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李全寿已经急急插话进来,“那有什么好担心的,那个什么武学我也去看过了,着实没有这里好玩儿,都是一群木头木脑的家伙,要是能像他们一样被你操练一下就好了。”

没心没肺的少年毫无顾忌的说着话,兴奋起来还用手指比划着,完全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不过接下来的一句还是稍微露出了些颐指气使之态,“不过我很不喜欢折家的那些人,你以后可得离他们远些。”

赵石皱了皱眉头,通过徐春,宫里的一些事情他总有些听闻,正宫皇后娘娘和那位曲妃好像有些争斗,这还是景帝方自登基之时,再过上些年,还不定闹成什么样子呢,在景王府的时候,这个曲妃就已经用了些手段,显见是个心机深沉的女人。

不过这些现在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至于以后……现在想来还为之过早,甚至可以说他还没真正达到能影响一国储位继承这样的能力。

但他与李全寿亲近却是个事实,以后少不得要受到波及的,不过到了那个时候……

齐子平可没有想到赵石心思已经飘的如此之远,却是微笑道:“诚如皇子所言,这个赵兄不必担心,这又不是什么大事,陛下必定不会怪罪的。

且陛下曾与子平言道,赵石不记毁誉,忠心可嘉,居功而不自傲,实心任事,诚可赞之,今又能自请潼关戍边,殊为难得……

赵兄听听,子平便是无欲无求之人,听了这些也难免有些嫉意的,上有君王宠信至此,赵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再者说了,大将军向来对赵兄另眼相看,又值此赵兄将要起行之机,想来是要面授机宜的了,这对赵兄来说可是难得的机会,可不能轻易错过了。”

“是啊,潼关之行凭着这千余新卒,我这里也担着心事,齐兄当是明白其中关节的,大将军在军中威望无人可及,赵石这里倒真想能借一点威风过来呢,要不然你也看到了,这千余兵士还是靠杀人才震慑住的,到了潼关那里,千军万马在前,一个命令下来,这千多人马能回来多少也就不好说了。”顺着他的语气,赵石径自说道。

齐子平到了听得连连点头,不过毕竟他也不是愚蠢之人,这话里的滋味也约莫能琢磨出几分出来的,轻轻扬了扬眉头,却是朗声笑道:“赵兄果然想的长远……”

说到这里顿了顿,眼珠儿一转,“不过赵兄就没想到?圣上那里会任由赵兄自己去那险地……

好了,之前是照陛下的意思先看看赵兄的军威,而那些劝诫之言则是子平之私意,既然赵兄其意已坚,军威又如此雄壮,皇上的口谕也就在这里跟你说了吧,赵石接旨。

诏鹰扬将军赵石入宫面见……”

……

“大将军请赵大人明日午时拨冗前往武学一叙。”一个穿着军服的校尉恭恭敬敬的将一张请帖送到赵石手里,束手立于一旁,不过余光所至,却是不时朝赵石打量个不停,显是因为赵石年纪太轻,却能得大将军亲自邀约,让这个亲信衙兵倍感惊奇的。

“好,回去转告大将军,赵石一定不会错过聆听大将军教诲的机会的。”

接下来的事情便也有些好笑,那衙兵并未转身离去,而是将大将军那烫金的名帖送到赵石面前,赵石虽说已经来到这里有些年了,但这样正式的拜会还是头一次碰到,不免有些愕然,半天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李全寿立时没心没肺的笑出了声儿,到是旁边的齐子平知道他的根底,忍着笑意,凑过来低声道:“赵兄,你要在名帖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的,不然他没办法回去交差。”

赵石这才恍然,从那神色有些古怪的衙兵手里接过名帖,又叫人送上纸笔,刷刷几下签下自己的大名,然后便送了回去。

那衙兵拿眼睛微微一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回身走了,连个临别之礼都忘了行,旁边的齐子平憋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乐了出来,一边亲昵的拍打着赵石的肩膀,一边笑道:“赵兄升官儿如此之速,但这笔迹却着实还是那般……”

李全寿也全都看在了眼里,早就乐的眼泪都快下来了,这时更是猛点其头,“你……你的字可真……真丑,哈哈,比我的还不如,不如你从潼关回来,我就让父皇派你陪我一起读书怎么样?不用说了,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