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一拍作案,脸作喜色,想了想,笑着道:“邓将军若能献上剑门关,那还有什么说的,加官进爵都是小事,我这里许他仍领原来人马,蜀地平后,当可为一地镇守使。”
邓栏听了,也是眉开眼笑,一揖到地,“如此多谢将军,将军领兵到日,即是家叔开城降顺之时,家叔说了,以城头点火为号,城门自开,关内冥顽之辈,还有许多,家叔力薄,还请将军能看见火光,立即率兵入城,以防小人趁机坏了大事。”
又商谈了半晌,赵石这才满脸含笑的亲自将邓栏送到营门口,这才淡淡道:“军情紧急,我这里就不留你了,回去告诉邓将军,有功之人,我大秦从不吝于重赏……朝廷谕令,凡拜火神教徒众,皆处凌迟之刑……望邓将军能言如所行,好自为之。”
邓栏连忙点头,诺诺应是,这才掉头而去,直到离开秦军大营,这才转头望去,此时的他,哪里还有半点在秦军中军大帐内的谄媚恭顺?眼神更如毒蛇般冰冷,嘴角处却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而这时赵石也回到了帐内,而这时帅案之上已经摆了一碗米饭,两样小菜,李金花此时正弯腰从一木桶之中舀出浓汤,一身戎装的他,却是做的这些家居之事,看上去有些可笑,但一丝温馨的感觉却在赵石心中慢慢滋生,久久不去。
看见赵石进来,李金花回头指了指桌案,“快吃吧,众军未歇,则将不言苦,众军未食,则将不言饥,大帅难道以为名将是不需休憩,不需吃饭的神仙吗?”
这时赵石身后还跟着赵幽燕和达懒两个人,一见这等情景,赵幽燕一咧嘴,一把抓住达懒的胳膊,拽着不清不愿的达懒掉头就出了帐子。
赵石笑着点了点头,应了一声,“正好饿了。”坐下拿起筷子便大口吃了起来,两人自那日帐中相会之后,这行事上也就随便了许多,也不怎么避讳于旁人了,到是羡慕的其他众将眼睛发蓝,这才好像明白过来,原来娶个将军当婆娘还有这等好处。
李金花显然已经吃过,这时只安静的坐在旁边,出身的瞧着,眉眼中的温柔之色却是越来越浓。
半晌过去,赵石吃了个差不多,李金花一边为他添上汤水,一边笑着问道:“可是剑门有人过来?”
赵石随意的点了点头,“邓海的侄子,说什么要献关投诚。”
李金花有些吃惊,皱着眉头道:“怎么会是邓海?”
赵石一边喝着汤一边说道:“末路穷途,怎么就不能是邓海?”
看李金花皱眉沉思,赵石不禁拍了拍她的肩膀,“不用想了,那人的话不可信,若是他能提上一个两个人头过来,说不定我就会信他一半儿,但空口白牙的,说的再好听,也不能取信于人,再说了,我这里只是轻许些好处,他竟然就那么答应了下来,如同儿戏一般,也不知是来人太傻,还是觉着旁人都好糊弄,呵呵,显然这家伙是头一次办这样的事情,人倒是有些小机灵,但不成大气候。”
想在他这样的人面前说谎,确实不太容易,仿如关公面前耍大刀一般,那邓栏虽说已经听说了他的名声,但以赵石的年岁,下意识的,邓栏还是看轻了他,如此一来,谁骗谁一把,还真的是两说着了。
李金花听他说的胸有成竹,眉头一展,轻声道:“既然是献关投诚,可有约定?”
赵石点了点头,“说什么城头点火为好,还叫咱们速速领兵入城,应是想在城中设下埋伏吧?到时趁势而为,临机应变,自讨苦吃的总归不会是咱们就是了。”
“还是要多加小心,到时你只在城外,别逞强抢先入城。”
“不须太急,看到的听到的也许是假的,但我们可以从中间找到有用的东西,邓海派人过来只能说明一件事,剑门关内的情势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不然他不会派了人来……”
赵石放下汤碗,“打仗这事其实很简单,尽量让自己多出些选择的余地,而让敌人选择余地变少,而结果也就只能有一个,按照我们的选择来走……”
李金花没怎么听清楚,有些不明所以,但赵石却是轻拍一下桌案,“明早不需急着拔营,叫众将来中军议事……”
……
他这边不疾不徐,但剑门关内却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关头,邓栏回到剑门关,连夜将经过禀于邓海,最后却还是加了一句,“叔父,此事是不是有些悬乎?若真放秦人进关,就算设下埋伏,秦人真就会上当不成?若是秦人一入关,便抢占城墙等处,步步为营,咱们哪有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