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2 / 2)

这些在赵石看来,都不算什么,皇帝陛下笼络人心,加官进爵什么的,都是信手拈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到是最后这位知府大人的一句话,让赵石心中微暖,原来皇帝陛下还惦念着他的家中之事,想要给他的妹子指婚,顺便加个县夫人的爵位,又有皇帝陛下作保,想来有不少人家会欣然受之的。

赵石想了想,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妹子年纪已经不小,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当然,二十多岁的年纪,在后世正是青春年少,恣意飞扬的时候,又是官宦人家出身,别说离过婚,就算有了孩子,都得抢手到排队上门提亲才对……

但在这个年代,二十多岁的姑娘,又是个弃妇,就算有他这么个兄长,人家也不好找的很了。

有名望的,在乎名声,有权势的,多数不愿被人说趋炎附势,年轻而又有才干的,二十多岁没婚配的,你上哪儿找去?

除非赵石亲自出面,以势压人,成到是能成,他现在的脸面,即便是朝中大臣们,也不敢随便驳了,但如此嫁过去,能过好日子才见鬼了呢。

见赵石微微点头,这位已经艳羡的无以复加的知府大人顺杆就爬了上来……

第0920章 贤能

“不瞒使君大人,下官家中三子,虽无才无德,至今闲赋在家,却也知礼守诺,不曾有愧于做人道理……犬子今年二十有八,丧妻已有三年,无妾室在侧,只余一女承欢膝下……”

这位知府大人,也是读老了书的,说到这里,已是满脸通红,显然,脸皮并不算厚,有些老实,这个阵仗许也是头一次经历,若非这个儿子让他记挂于心,断不会说出这等话来的。

赵石愣了愣,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心想,这是读书人拉下脸来了,估摸着是为了儿子操心,心肠还算不错,不然在他印象之中,读书人保媒也有不少,但为自家儿子当面保媒的,却少之又少,而且这个媒好像并不算太美好的样子……

这位知府大人越发的局促了起来,和先前谈笑自若的样子大相径庭,不过看在赵石眼中,却是觉着顺眼不少,读书人都端着架子,让人望之生厌,这位能将此事当面说出,其他的到也罢了,这诚心嘛,到是足金足两。

二十八岁,丧妻三年,无有妾室,赵石已是有些心动。

这时两人目光相对,不约而同的,都是抿嘴一笑,赵石神色温和了下来,笑道:“大人不容易,咱们离着长安万里之遥,还记得家中儿女,却是让赵石多有惭愧了。”

知府大人多聪明的人,听话知音,心中已是大喜,连连谦逊道:“使君大人说哪里话来,谁不知使君大人至孝之名,这样的称赞,出自使君大人之口,让下官可不敢当的很呢……唉,说起来,下官家中这个孽障,才干是不用提了,考了个秀才,便说什么再也不进考场了……”

“这倒也罢了,之后便醉心于书画花草,半点的上进心思也无,着实让下官愁白了头发,若非人品上还说得过去,从不出去招摇,惹是生非,对妻女也爱护的紧,不然的话,下官断然不会在使君大人面前开这个口的……”

赵石笑着摆手,“如此说来,岂非让赵石没脸见人了,大人又不是不知道,我家中那个妹子如此也算是名满长安吧,说起来,也是我这个做哥哥的没看顾周到,这个妹子自小跟在我身边,旁的到也没什么,寒门出身,少了些家教,性子上可算不得贤淑,很有些倔强的,加之经此一事,心灰意懒,照我之前看啊,这辈子青灯古佛的可能会稍微大些。”

知府大人听了这些,笑着摇头道:“下官家中,可也非是豪门贵戚,说起来,若是此事能成,多数还是下官高攀了呢,再者说了,旁人或是不知其中情由,下官却是知道的,若非如此,大官又怎会轻易开口?”

赵石点头,想了想才道:“咱们离京万里的,说了肯定不算,这么着吧,若是大人真有这个意思,不管最终能不能成,大人之心,赵石尽自知之,就算不成,也不会留下什么埋怨之心。”

说到这里,顿了顿,才接着道:“这样吧,经了前事,我也是被弄的心惊肉跳的,不如让令郎入宫,到太皇太后娘娘面前走上一趟……先跟大人说好啊,强扭的瓜不甜,令郎若是自己无意,此事就此作罢,就当我从没听说过,若是他自己有意,就让太皇太后娘娘相看一下,大人看这么着,还成吗?”

知府大人大喜道:“如此甚好,那下官就立即修书一封回家,让那小畜生自己考量一下,不管成与不成,下官都要多谢使君大人厚爱才是。”

他在东宫日久,是知道这位大将军在当今陛下心目的分量的,这事本来在陛下出口时便存在了他的心里,已经算是琢磨了有些日子了。

东宫旧人,加上能与大将军结亲,对于他的仕途,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有许节的例子在前,他也是慎之又慎,若非自家那小畜生虽颇有主意,但却实实在在是个好静老实的性子,不然的话,这么凶险的一门亲事,借给他个胆子,可也万万不敢自己往上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