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页(1 / 2)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497 字 23小时前

可见,景帝一朝到了最后,派系之争已经弄的人们筋疲力尽,群臣隐隐已是多有不满在心,只是不敢表露出来而已。

而这几个景王府旧人,在景帝一朝却饿弄的各个疏离,其实也多是景帝用人之故了,齐子平在国武监逍遥,李承乾与赵石素有间隙,方谦游离在外……

这么说来,那个时候过的最是安逸的就要数这位礼部尚书大人了……

靖佳公主心里暗笑,任你不粘不靠,这下也该是到吃苦头的时候了,她是知道的,相比兵部尚书李承乾,这位礼部尚书大人好像更不好过一些。

当今陛下的性子,她的清楚的很的,李承乾虽与大将军不睦,但当初陛下在兵部任事的时候,李承乾对其并无半点不敬,也没怎么搀和到储位之争中去,尤其是大将军入狱的时候,更没有落井下石。

所以陛下能容得下这个人,加之便是心胸再是宽广,也不可能任由朝中诸臣对大将军俯首帖耳,留下这个人,便是有稍稍制衡之意。

这个不去说他,但礼部尚书方谦……在陛下心目中,可就未必瞧的那么顺眼了呢,陛下喜欢那种敢作敢当,性情偏于耿直,有棱有角的臣子。

比如李圃,比如汪道存,比如李承乾,比如种从端,就算是大将军折汇,虽然陛下厌恶其人行事,但也有欣赏的地方。

但方谦不在此列,温润圆滑,谦谦君子,这在外人眼中,多是要赞上一声的,但在当今陛下心目之中,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番此人登门,估摸着是有了难处,靖佳公主心想,是来投靠的吗,不见得,以其尚书之尊,再是没有脸皮,也不会拜在自己门下,那就是有了极为难的事情了……

想到此处,靖佳公主展眉笑了笑,青葱般的手指掐了一缕头发,把玩着一缕秀发,刹那间的荣光,让方谦都愣了愣,赶紧低下头去……

“前些日听说,议和之事已定,方大人这是终于闲下来了?”

方谦品了一下,这是要逐客了?

心里微微苦涩,虽非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当初,可没有这般不招人待见,不过他这次来确实是有事的,遂道:“回禀殿下,议和之事,确实已经定下来了,后周每年予我大秦三十万岁币,金国……”

靖佳公主笑着轻轻摆手道:“方大人,本宫深居简出,从不闻于朝野大事,还请方大人慎言。”

方谦老脸红了红,都道靖佳公主兰心蕙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顺着话音才刚想试探一下,便被堵了回来,只得无奈作揖道:“下官失言了,还望殿下不要怪罪……”

随即想了想,若再绕圈子,不但有失自己身份,而且还让大长公主殿下看轻了去,想到这个,方谦告罪一句之后,便稍稍坐直身子,接着道:“不瞒殿下,下官此来,除了为府上贺喜,并锦上添花之外,还有一件要事想向殿下讨个主意……”

靖佳公主抿了抿嘴唇,眼中狡黠之色一闪而过,随即便多了几许笑意,她觉得这位方大人颇为的有趣儿,在此时登门已属冒失,而今开口向自己求助,就更不知所谓了,因为本就没那个交情嘛,她不相信,方谦宦海沉浮多年,想不到这个,这是病急乱投医还是怎的……

第0997章 迁陵

“方大人说笑了,还是那句话,本宫深居府内,换做平常人家,不过是个不懂世事的闺阁女子罢了,方大人乃一部尚书,朝野重臣,心中自有丘壑无数,多少大事皆是一言而决,又何必来扰本宫清净?在本宫这里,又能讨得什么好主意呢?”

靖佳公主轻声慢语,回绝的相当干脆,这些景王府旧人啊……除了那个冤家之外,其他几个在她困厄之际,可是没有一个曾伸出援手过,加之这些人牵扯众多,又不为当今陛下所喜,她可不愿跟这些人瞎掺合。

方谦也是无奈,这事若是能找个旁人商量,他断不会登公主府的大门,公主府为什么尊贵至此,他是清楚的,只因除了跟大将军赵石有些干连之外,这位大长公主殿下一直谨守本分,并不参与朝野政事。

只这一条,便甚得人心,也为公主府平添许多佳誉,而到得现在,清居长安之外,又是当今陛下的姑姑,遍寻当今的各位公主郡主,便是来王爷们也都算上,又有哪个如她般活的逍遥自在?

所以,若非事情赶在头上,他是不会来登公主府的门庭的,这可不是唐时那些公主和贵人们,参与朝政,得享尊荣,如今的公主府,贵就贵在清净两个字上。

像他这样的朝野重臣,登门求教,与自家声望,颇有损伤,而人家自然摆出来的就是这个姿态,所以拒绝也在情理之间,并未出了他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