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页(1 / 2)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210 字 23小时前

见赵石点头,李之问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赵石却在心中冷哼,这个家伙是装的,金人官吏的臭毛病,看着就让人厌憎,秦人官吏逢迎上官也是常有,但做的如此明显,直让人有龌龊的感觉的,也只在金人地界才会出现……

不过此人向来少有说话,既然说了,也就是心中有了把握,赵石倒真想听听他能说些什么出来……

也确如他所料,这个家伙之后说出来的话,却让赵石厌憎之意为之一空。

“将军若为此事烦恼,小人觉着,大可不必。”

“有什么话尽管直说无妨,跟了我也有两年了吧,难道我的性情,你竟然还不清楚?”

李之问立即站起身,躬着身子,赶紧道:“小人擅自揣测,将军烦恼的,非是鞑靼人祭礼如何如何,而是鞑靼各部,内乱已久,如今重归为一,表面和睦,实际上却还纷扰不休,于此祭礼之事上,便能观之一二……小人妄语,多有孟浪,还请将军恕罪……”

赵石眼睛一亮,有点意思了,“你说得不错,可是有什么建议,说来听听。”

李之问脸上放光,身子又弯了几分,“鞑靼人之分合,全在将军一念之间,将军又何必为此烦恼呢?”

“这话怎么说?”

“小人有两策,以消将军烦恼……”

听了这话,赵石瞅了他一眼,心道,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转念间便是恍然,心想,看三国演义看多了吧你。

李之问犹自不觉,继续道:“一个,草原部族桀骜难驯,将军神人,已得鞑靼人心,然将军必不能永镇北地,为将来北疆靖平计,或只需坐观其变,任其相互争斗,或推波助澜,使其各存间隙……”

“小小祭礼,便闹的如此不堪,将来不问可知,来日将军载誉南归,无人再使各部心服,如此,百年之内,云中云外草原,乃至北疆,边患除矣,即便有一二部落强盛,有南侵之意,也只需一纸书信,召各部伐之,顷刻即平,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平定逆贼于疆土之外,何乐而不为……”

“小人见识浅薄,若有说错的地方,还请……”

赵石打断了他的话,直接问道:“这是一个,应该还有第二个吧,一起说来听听。”

第1058章 献策(二)

跟随赵石来到草原,见到赵石所作所为,李之问钦佩之余,心思可不是都放在随军纪略上面。

这个也许是能让声名鹊起的一件大事,而且没有料错的话,将来随军北上草原的经历,能够一生受用不尽的资历。

如果能得个一官半职,今日这些经历,便将对他的前程助益良多。

但人都是得陇望蜀,此乃本性,不必细述,就眼前来说,随军北上草原,征伐草原部族,眼中所见,一桩桩一件件,皆可谓之丰功伟绩。

以自己亲眼所见,亲手所书,一一记之,确属际遇难得,但自己身处其间,若只能当个旁观者,将来定要惋惜遗憾,悔不当初的。

所以自北上草原以来,对于草原部族情形,以及风俗人物,他都暗暗一一记在心里,参照自古以来,汉家王朝靖边之策,如此对照参详,可以说是所得良多。

今日借着这个机会向赵石进言献策,确实是如赵石所料,在李之问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他之前所说,多是参引唐时应对北方胡人诸策而来,归根结底,还是分而化之之策,大略如此,至于细节之处说个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说完,所以只能说个大概方略,其中参照如今草原情形,加以改动,核心之处,其实并无多少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