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页(2 / 2)

羽林军中诸事,将领之任免,北去征战中的风霜雨雪,都在夫妻两人床头私话中展现出来。

直到说到李敢当,李金花才稍稍黯然,微微摇头,意思不言而明,李敢当已经时日无多,说起这次回去,李家中人也再不敢不敬。

不过各房之中,风言风语还是难免,在那里呆着,真的是难受无比,加之惦念家中诸事,索性,带了几个亲近的子侄,赶回了京师。

说到这个,李金花眼眶微红,她这外刚内和的性子难改,时不时的就会心软,还问了赵石一句,“妾身是不是太过绝情了些,连那点日子,都等不了……”

赵石当即便回了一句,“你在那里也帮不上什么,人家子侄俱全,又是善终,你难道还想在其床前尽孝不成?放心,等到……我自会向朝廷请封,让其尊荣无比,到时候,若是得便,我陪你回秦州一趟,李家之人,除了你父亲兄弟四人,就说你伯父这一支,各个都是虎父犬子,你想帮也帮不了什么……”

“这次回去,准备妥当一些,若是李家人还算恭敬也就罢了,若是再闹什么,那可就是真的给脸不要了,你心软,到时瞧你夫君我的,定要打的他们各个屁股开花,然后送到街上去要饭不可。”

开始听着李金花还有着担心,之后却是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再一想到夫君若能陪自己回转秦州,心中更是欢喜,温柔之意打起,脑袋不由自主轻轻靠在夫君胸膛之上,腻声道:“夫君……真好……”

“你家夫君好的地方多着呢……”赵石嘿嘿一笑,之后……嗯,之后的事情大家自然明白的……

第1136章 拜会(一)

说起来,定军侯府到了大将军回京后的第三日,才叫真的热闹。

来拜会于大将军的多数都选了这一天,好像约好了一般,拜帖如同雪片一样传进定军侯府。

不过如今能进入定军侯府,登堂入室的人可就不多了。

京军各部将领,大将军旧部,都还能借着私谊,或者曾为统属之便,到定军侯府问候于大将军,还有一些国武监出身的军官将校,借着师生之谊,拜于门下,问安于老师。

其他的,多数便没有那个便利了,有的干脆被拒之于门外,有的则被婉言谢绝,能够见到大将军府中长史,司马等人的,已是极为荣幸,只有寥寥数人,可以面见于的大将军。

不管赵石愿是不愿,地位相差越来越是悬殊之下,许多当年旧部想要见他一面,已经是千难万难了。

而这次回京,赵石不用避忌太多,但说起来,得以入府之人,却多还是军中将领,可见,赵石在朝野之间,根基还弱,当然,这其中有着他自己不愿过多参与朝政的原因,不论是枢密院,还是中书,与他亲近之人并不多,而想要攀附之人,多数也得不到机会。

这一天,赵石见了雄武军指挥使刘忠国,长安之乱后,此人因功晋县伯,仍领雄武军指挥使一职,说起来,算是因祸得福的典范。

当时此人被裹挟而入长安,本来以为新皇登基之后,必然获罪,但成武皇帝继位后,对其却是另眼相看,仍掌雄武军不提,而且还晋了伯位,算是京军中除掌玉林右卫兵权的李金花之下,第一等深受皇帝陛下恩遇之人了。

实际上,京师重地,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平衡因赵石部将领兵入京而打破的京军势力的均衡。

像刘忠国,赵布宗这样的将领,在京军中占有一席之地,乃题中应有之义,虽然,这两人都与大将军赵石有着这样那样的牵连,但却都是长安之乱中,并不想卷入其中的京军将领……

在当时看,都有着获罪的理由,但并不妨碍他们之后受到重用。

这样的人事任命,赵石并不打算计较,此为官场常态,计较了,会生出很多他不愿意见到的麻烦,平衡,永远是朝廷为政的主题,想要打破这种平衡的人,都有着极大的野心,和明确的目的,而赵石对这两样都缺乏兴趣,他的野心,从来不在这里……

说起来,刘忠国也不得不来这一趟,自长安之乱后,京军中有着很大的变动,为了震慑宵小,也为了能让长安尽快恢复平静,更为了皇帝登基之初,稳定朝政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