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页(1 / 2)

只是只言片语,却能勾的人心痒痒的。

实际上,彩玉坊各家有着实力的楼子,都早已派人北去,搜寻异域佳丽,好为自家争些名头,只是时日太短,路途艰难遥远,还没有消息传回来罢了。

而今大将军平夏而回,许多人便开始琢磨着,是不是派人去西北走上一趟,说不定就能有些收获。

当然,长安如此之大,寻花问柳的所在并不少,但论起来,还是要数彩玉坊,南国佳丽,北地胭脂,在这里都能见到,而这里各大楼院之间,能成为堂上之客的,身家位份,都少不了。

像绣春楼,坐落在彩玉坊南边边缘处,和位于彩玉坊最繁华处的那些妓家相比,这里只能算得上是小生意。

门脸儿不大,彩旗招摇,后面有着十几间小院子,布置的都干干净净,不奢华,但却别致,所以规模看着虽然不大,却很雅致清净。

显然,这是一处专为没多少银钱,却喜风雅肃静的文人士子们准备的好去处,在彩玉坊,这样的地方并不少,绣春楼有些名声,但算不得顶尖。

因为这里的酒菜极为普通,姑娘有几分姿色,但绝称不得靓丽,歌舞也都谙熟,却无法一舞倾人。

今晚,绣春楼后面的一间院子中,就招待了几位最合适绣春楼这样的地方的客人。

明月刚刚上了梢头,院落之中,几位宽袍大袖的读书人便热闹了起来,一边听着歌舞,一边推杯换盏,年轻的面庞上,都绽放着恣意而又带着几分傲气的笑容。

主位上的年轻人,看上去二十岁出头年纪,面如冠玉,双目有神,举止言谈之间,尽显文人雅客之态。

他姓卢,名近贤,字元许,蜀中利州人士,大秦今科榜眼是也,如今已经一步进了翰林苑,只是大将军灭夏回京,今科士子们又遭逢了科举案,所以至今他们还没有封下官衔,不过想来日子也不远了,献捷之礼后,他们也就都能有个官身。

或留在朝廷,或出外去地方为官,可以说,龙门一跃,他们的身份便已和以往大不相同了。

今晚的夜宴,加上卢近贤,也就七个人,都是今科进士,与卢近贤这位榜眼交情甚厚,当然,他们中间除了一位崔姓士子来自大秦河内,其余几位都是蜀中人士。

这样的文人交往,实属平常,今夜算是崔姓士子的回请,众人更是议论着,今夜在这里通宵痛饮,明日早间,醒醒酒便接着去朱雀大街,观看献捷大礼……

状元郎,探花郎都没来,榜眼也就自然而然的坐了主位。

交杯换盏间,卢榜眼脸上泛起了红光,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今科大考之后,卢榜眼也一直处于兴奋之中。

人年轻,长的也好,才学更不用提,乃今科一甲第二名,人生到此,正经是方到酣时,卢榜眼虽饱读诗书,但这养气功夫,并不算到家,到底是年轻嘛,算不得什么缺点。

此时卢榜眼便搂着身旁女子细软的腰肢,将美人递到嘴边的美酒一饮而尽,引来旁人一阵起哄声。

歌舞渐歇,几个人谈兴愈浓。

其中一个个子稍矮,额头突出的家伙和身边女子调笑了几句,哈哈大笑间,扭过头来,便问了一句,“听闻卢兄前几日又去了承恩湖畔?”

这一句出口,堂中立时静了一下,众人的目光顿时盯在了卢榜眼的脸上,好像那里长了花儿一般,而目光之中,都带着几分嫉妒羡慕之意。

这事在他们中间,已经不算什么秘密,隐约也有在长安士子当中传开的架势,他们聚会之间,也会偶尔拿这个出来调笑卢榜眼一番,也有人劝卢榜眼别再去自寻烦恼,要知道,那位公主殿下可不好招惹,和他们的身份,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文人嘛,说起此事来,都要在心中羡慕几分,要知道,士子求名,不管那位公主殿下如何,只这番言语传出去,卢榜眼在士子中的名气,便非是旁人可比了。

若是再能得公主殿下青眼,啧啧,那可真是来个神仙也不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