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页(1 / 2)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119 字 21小时前

李琼谈兴不错,言语也很便给,给赵石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位殿下说话,总喜欢加些手势,来加强话语的感染力,这明显不符合皇家礼仪,显得过于轻浮了。

皇室中人,各个都有着城府,他们一身尊贵,几乎天生就有着雍容华贵的气度,说什么话,都是颐指气使,旁人不能不听,他们不是什么演讲家,讲究的也是语出如令。

但李琼……赵石不知怎么评价,还是接触的太少,不知这位即将成为太子的人,有着怎样的习性和心理。

不过,注定,李琼给他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其实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赵石对皇室中人的警惕,从来就不曾放松过,对他们也有着天然的抵触和反感,实际上,这几乎是外间领兵大将们的普遍心理。

在外间率领千军万马,征战沙场,回到京师之中,却要给柔弱的皇室子弟磕头行礼,听着他们那婉转的招揽或是试探,说着那些口不对心的话语,小心翼翼间,应对着这些人物,又怎能不让外间将领生出抵触?

说话间,便来到了府中正厅所在,而厅外已经迎候了一些人。

为首的一个,看到人来,便笑道:“大将军来的何其迟也,吾等在这里可是已经等候多时了,少不得,一会儿大将军要多喝几杯才好……”

第1326章 应对

户部尚书李吉。

赵石知道,这次宴饮一定会有一些陪客,但户部尚书李吉……一部尚书,就这么登堂入室,长安李氏这是跟皇长子交从甚密?

只是现在不是多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再者说了,长安李氏和皇长子如何如何,不干他赵石什么事。

和当年的情形已经不一样了,当年两次参与皇位之争,是因他不得不参与,而现在嘛,他选择的余地不是一般的大。

换句话说,他有了保持中立的资格。

李吉这个人赵石可不怎么喜欢,这人登上户部尚书之后,上蹿下跳的厉害,争权夺利之心极盛。

若非前方领兵将领们现在都不含糊,李承乾在兵部时也很强硬,不定这位就能拿大军后勤辎重事来要挟前方将领。

这可不是赵石的臆测,景兴末年东征时,兵部和户部就闹的很厉害,在中书,在枢密院都曾发生过争吵,私底下的碰撞也很激烈。

到了成武皇帝登基,户部老实了一些时候,到王氏彻底倒下,这位又站出来为李家争抢好处,许多职位正是在那个时候,落入李氏门下之手。

而对兵部一些职位的争夺上,他和郑氏那边,都没少了上下其手,只是兵部看的很死,外间将领也不愿京城大阀胡乱向兵部伸手,这才不了了之。

而那个时候,赵石自己也有所参与,不然兵部侍郎位置空悬之下,不可能是赵布宗最后得了这个便宜。

对着李吉那张笑脸,赵石微微挑了挑眉头,瞄了皇长子李琼一眼,这才笑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刚才还跟殿下说,赵石来的有些早了,不想李大人捷足先登,到是显得赵石不够恭敬了。”

周围人一听这话,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皇长子李琼更是大笑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好词,国公文武全才,着实让人钦佩啊……”

稍稍赞了一句,便让客道:“天寒地冻,非是说话所在,还请诸位随我入厅叙话如何?”

众人自无异议,簇拥着意气风发,兴致很是高昂的皇长子殿下,进入宽敞的大厅,重新叙座。

赵石谦逊了几句,也就当仁不让的坐了左上首,对面位置,自然是户部尚书李吉,其他人赵石一个都不认得,只有那么两个人有些眼熟,估计是见过,只是没问对方名姓而已。

如今长安官员轮转的很快,很多在京师呆上两年,忽然就去到地方了,而地方上的官吏,抽调到京师的却是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