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页(2 / 2)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张大将军是追悔莫及,要是再能慎重一些,在开封城下再果断一些……

但世事没有如果,而这场大战的胜负,也很难说的清楚,对于秦军而言,只能用虽胜尤败来形容了。

而怎么向朝廷解释这一切,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张大将军到底未听心腹之言,没有推诿过责,而是立即上书朝廷请罪,将河洛战事的林林总总都说了个明白,欲将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不过该做的努力还是要做的,他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将应援到河洛平乱的猛虎武胜军留在了汝州,这么一来,以猛虎武胜军之战力,洛阳南面的门户之地稳若泰山不说,而且,这也能稍稍向大将军赵石示好。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得罪河中的杜山虎,张培贤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再有就是调江善回到洛阳,随即便令江善统管河洛各处兵马剿匪事,张大将军下定了决心,在这个冬天,将残留的河洛匪患平了,然后再跟河洛大族们算账。

接下来,除了向朝廷请罪之外,张大将军更是苦涩的开始向朝廷诉苦,要的无非就是一样,粮食……

这封奏折,几乎让张大将军的头发都白了,才算写好,命人送了出去。

当然,随同这封奏折一起送出去的,还有张大将军给朝中友好的书信,至于信中写的什么,不问而知,请众人帮他陈情而已。

而杜山虎这里也不安稳,河中兵马这次夺下上党,又出兵平乱,有功不假,但河洛那里乱成了一锅粥,要说近在咫尺的他一点责任都没有,那才叫胡扯。

先就是金兵之异动他这里一点都未察觉,险些让金兵断了河洛大军退路,再加上河洛大乱之初,他还按兵不动,难免有见死不救之嫌。

当然,他这里有着充分的理由辩驳,但真到了时候,也许朝廷只知道河洛乱了套,他却没有立即出兵救援,说不定哪个王八蛋就要将屎盆子往他头上扣一扣,以分担张培贤之罪责……

所以,他这里也只能在战报中报捷之余,也是备述这一战之始末,费的心思不比张大将军少上半点。

而且,他这里也随即给长安晋国公府去了书信,想让老上司在朝中帮他缓颊一二。

这就是大秦成武六年东征的始末了,大致结果看上去似乎不错,占下了上党,也在郑州取得了立足之地。

但这样的结果……谁都能看的出来,大秦吃了亏,甚至可以说,吃了大亏。

赵石从吐蕃转了一圈回来,在庆阳这里,接二连三的得了坏消息,心里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他这里头一个念头就是,还好还好,没把河洛丢了,看上去,情形也不算太坏嘛……

当然,这只是对他而言,而身在河洛的张大将军肯定没他这么乐观,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这么个样子了。

太子李珀说的口干舌燥,一边饮着茶一边瞪着眼睛在瞧赵石神色。

他在庆阳这里可是呆了几个月了,早就呆的烦厌,若非等的是大将军赵石,不然的话,他这里早已启程,会长安去了……

庆阳这里离长安不算近,但也绝对称不上有多远,他如今又是太子,河洛那边的战报,从不曾断绝过,所以消息非常的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