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现在看来与他已经没有太大的关联了,是谁会坐上同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他也并不关心,反正,于此事上,他断不会去胡乱插手。
政治上的投机,他已经做过几次,而到了如今的地位,却没必要冒那样的风险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出京之前,将自己手里的首尾收一下,朝堂上的事情,已经安排了下去,可能等不到朝堂之事尘埃落定,但总归能亲眼看到局势发展,最终推测出些结果才对。
剩下的,就是国武监了。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会在今年的某个时候上书言事,但瞧现在的情形,这事却还要等一等,赵石预感到,朝堂变更之下,很快就会有大好时机出现。
这是他心目中整编大秦军旅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够得到皇帝陛下和朝廷重臣的有力支持,并推行下去,不出十载,大秦军旅将完全换一副模样。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已经不是他个人能力和威望的问题了,这需要看朝廷上下,对大秦军旅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所以,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如今站在朝堂顶端的那些老大人在这次风波之中,纷纷落马……
而年轻一些的朝堂重臣,总比这些老朽之人更具胆量,也更渴望建立功业……
虽说涉及极多,很大程度上,要看这次朝堂纷争的结果才能决定之后的行止,但他并非什么都没做,只在被动的等待。
他已经做了很多的铺垫,争取枢密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结果也许并不理想,但他也没感到气馁。
这事做得成是好事,就算做不成,他依旧是大秦晋国公,即便之后想坐到枢密使的位置上,尝一尝什么滋味,也非是难事。
所以说啊,他的公心并不多,只是在其位谋其政罢了,没必要用什么为国为民的言辞去粉饰什么,他从来也不是一个忧国忧民,负天下之望的英雄。
第1434章 缩编
“又钓得一尾上来,大人这垂钓之技,果然名不虚传。”
春光明媚,皇宫御溪苑千胜湖边,伺候在兵部郎中李士芳旁边的大太监,一边瞄着几步之外的皇帝陛下,一边压低着声音,言不由衷的称赞着李大人的本事。
当然,他也是好意提醒这位大人,让着皇帝陛下些,已经钓上几尾了,就悠着些,没看皇帝陛下那边还没一点动静呢吗?
李士芳却是不以为意,微微一笑,来了一句,“可惜用的不是直钩。”
大太监立马不再言声了,眼前这位大人历经三朝,在正德年间小有名气,后为先帝近臣,如今到了成武一朝,却还是简在帝心。
这样的人物,胸中自有丘壑,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自家好心提醒一句半句也就是了,没必要再班门弄斧。
但皇帝陛下另一边,却有话幽幽的传了过来,“太公钓鱼,钓的是富贵,不知李大人想钓的是什么?”
能在这个时节,陪着皇帝陛下垂钓散心的人,必定官职不会太高,却又得皇帝陛下看重之人,不用说了,如今出入宫禁,能在百忙之中陪皇帝陛下散心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正是翰林待诏,沈鹤沈大人。
李士芳也曾在翰林待诏的位置上待过一段时日,对这位后晋蜀臣的心思多少明白一些,在那个位置上,能够亲近天颜,是朝廷中不可多得的好位置不假,但也不是没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