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页(1 / 2)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179 字 21小时前

说起来,晋国公府的女子中,除了赵石自小定下的婚事之外,其余也就是李金花进门儿的时候少了几分旁的牵扯,其余的嘛,都有着政治联姻的因素在里面。

不过,赵石从不会纠结于此,此时他的表现就是一个证明。

只是干脆的点了点头,根本没去想其他有的没的,因为妻子说的话,听在他耳朵里,确实有着道理。

而且,鞑靼人和克烈部,是蒙古人西进道路上最坚实的一道屏障,给他们再多的帮助,其实也不如诞下有着汪古部以及克烈部王族的血脉来的重要。

草原人认这个,那么他就应该为此做出努力……

第1454章 启程

大秦成武七年三月十四。

在纷纷扰扰中,太子李珀一行终于从长安启程,开始了这次行程数千里的巡狩之旅。

从长安启程的队伍臃肿而又庞大……

代天巡狩,与皇帝出行无异,可以说,这是自大秦立国以来,第一次进行的真正的巡游疆土的行为,其隆重自不待言。

太子李珀将代替成武皇帝陛下,东出潼关,至大同行宫,并在那里举行秋狩。

这样一次充满政治意味的行程,自然也负有着无数政治使命。

不过,在天下人看来,大秦除了在彰显越来越盛的国势之外,怕还有安抚地方官吏,边军将士等等意味在里面。

随行人等,其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以参知政事张光晋为首的几位中书老臣,还有成武皇帝近臣,大理寺少卿,掌都察院事张世杰,有这样一些朝中重臣跟随左右,越发显示出此行之郑重。

晋国公,冠军大将军,枢密副使赵石也在随行之列,不过,大将军赵柱国再次离京外出,并非是领军军前,也非随行太子殿下身旁参赞,或是顺便去自家领地耀武扬威一番。

大将军赵石出京,却是带着河洛观风使这样的头衔,只看朝廷邸报,其实就能明白,大将军赵石最终的目的地肯定是河洛了。

至于观风使或者采访使这样的职衔,在景兴年间便已弃置不用,其实在景兴年间,观军容使这样的监军职衔,也在慢慢废弃之中。

而这也并非全是景兴鼎革的结果,而是有着疆土的急剧扩张,大秦人才不敷所用的原因在里面。

到了成武年间,成武皇帝陛下对军前将领以及地方官吏给予了更大的信任,这些充满了朝廷控制地方以及军前将士的虚衔,也就更没有多少人提起了。

当然,越来越健全的都察使制度,也在代替着之前带着散乱,职能不清等弊端的这些职衔的作用。

话题扯的有些远了,大将军赵石出使河洛,也代表着自河南战事之后,延续下来的诸般故事终于有了结果。

从河南战事结束之中,朝廷对河洛上下,并未做出过多的奖惩,朝中争竞一番的结果,好像是将此事轻轻掀了过去。

但这一次大将军出使河洛,却让许多人明白,秦军征战多年,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直到河南战事,才稍挫锋芒。

这样的大事,朝廷又怎么会轻轻放过?只不过自去岁战事停歇以来,朝中颇多纷乱,文武之间,接连碰撞,直到现在,才算稍稍尘埃落定,所以朝廷处置之上,多有权衡,到了如今,怕是要秋后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