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页(1 / 2)

这样的思谋,够他们琢磨一段时日的了,而他们思量的,则是围绕于此,可能朝野内外,又要议论几番,到时旁人问起,自己该怎样作答?

又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来说话?

这就是周臣的苦恼之处,什么事情,都和战和两议脱不开干系,求战还是求和,变来变去,只有站对了位置,才能避免危及自身。

所以,当语涉和议时,三个人都明智的沉默下来,自己思量也就罢了,说出口来,自成立场。

说起来也是可笑,三个人都算是坚定的主战派,也都想着收复河洛,但各有顾忌,却无法战和之事详做讨论。

不得不说,这样的朝争氛围,真的很诡异,同时,也明白的显示出后周弱势之态。

进了园门,从人自有人招呼。

三个人行在曲曲折折的小径上,听着鸟雀悦耳的鸣叫,感受着暖暖的夏风,呼吸着林木间清爽的空气,满眼苍翠,曲径通幽,心情不自主的便舒缓了下来。

小童在前引着路,庞澜终于忍不住,笑着道:“此去可是文思雅舍?”

老者眨巴眨巴眼睛,“相美好记性,前些时,在那边开了一处池塘,种了些荷藕,你们来的早些,若到盛夏,方能显出那里的别致之处……”

第1510章 纵谈

所谓文思雅舍,其实就是个草堂,在山坡上盖的一间茅草屋,下面还弄了个大坑,蓄上了山泉。

茅草屋无门无窗,四面透风。

当然,将透字改成临字,这意境也就有了。

四面临风,居高望水,举目山峦,右有依依林木,左边还可眺望隆中旧址。

三五好友,煮酒而论大道,这就是文人雅趣,不到一定境界,不到一定身份,你享受不了……

三人拾阶而上,抬首望去,草堂门前,已有人相候多时。

老者指着那人介绍道:“故人之子,旅居此处多时,今岁便会入京赴考,下人粗手笨脚,不若让他侍候左右来的好些。”

说的简单,其他两人一听,就知道,这算是老者晚年收的关门弟子了。

以他们三人的身份,能在闲谈时侍候在侧的年轻人,定为老者所钟爱。

岳东雷难得玩笑了一句,“原来是位小师弟。”

庞澜也随之笑道:“能得刘公细心教授,异日定也是栋梁之才,只是前时至此,怎的不见?难道襄侯一到,刘公便拿出了家底不成?”

老者翻了翻白眼儿,“若非你们两个来的突然,老夫不及邀请贤达至此,两位显贵到了老夫园中,怎会如此冷落待客?”

“相美也从十年寒窗过来,怎的忘了赴考士子的艰辛?如此时候,闭门苦读还嫌不够,怎还能顾于外事?”

庞澜呲牙一笑,也感叹道:“十年寒窗不易,跃龙门这一关更像脱一层皮,不堪回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