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页(2 / 2)

首先,当杏林盛会开始的时候,圣旨也到了。

皇帝陛下隐隐切切,勉励有加,一下就让此次盛会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在市井当中,是一桩佳谈不错,但在真正的大人物眼中,却又不同。

这些不用细说,之后,又有靖佳大长公主亲临,旁听诸位名医论学,一下又为此次杏林盛会添加了无数旖旎的色彩。

好在,大将军赵石和香侯府府主陆飞翼都没过来,算是给太医署留足了颜面,不然的话,太医署这边到底还能有多少存在感,真的难说的很。

而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杏林之会,一开就是近二十天……

名医们进了桃林,便好像消失了一般,再没露面。

若非从第三天开始,每日有人出桃林,传书回太医署,从太医署又传出消息,谁谁谁又拿出了什么方子,谁谁谁又有了多新颖的建树,或者谁谁谁发现了多珍贵的药材,不然的话,大家说不定就会以为,这些名医都一去不回了呢……

实际情况,其实比外间人的揣测更多了几分精彩之处,只是为了照顾这些名医的颜面,有些消息没传出来罢了……

第1547章 名医

盛会的前两日,都还不温不火。

本来吧,这次杏林之会就开的算是有些仓促,太医署参与进来也晚。

所以杏林会的章程也就弄了简单了些。

头两日里,主持杏林盛会的太医署准备是让在座名医挨个拿出自己的预备好的方子,供在座其他人商讨。

这个环节必不可少,也算是给杏林盛会预热。

这同样也是名医参会的一道门槛,想要参与,就要拿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方子来,凭本事说话。

其实这道门槛不算高,哪个名医若是没几个家传秘藏的药方,你也好意思自称名医?

虽说这药方拿出来,也就算公之于众了,让名医们都很肉痛,也都不情不愿,但相比将要得到的名声和实惠,这点东西倒也不算什么。

再者说,主持此次盛会的太医署大医正,拿出来的东西更多,也更加珍贵。

这些人,各个都是名医中的翘楚,天下医者之典范,人家早已功成名就,还拿出这许多让人眼红的东西来,求的是什么?

抛砖引玉吗?恐怕不见得,最终估计也逃不出名利二字。

既然拿出来了,讨论方子的价值自然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前两日,大家还不算熟识,最多也只是相互闻名而已,惺惺相惜谈不上,但彼此之间,到也能相互尊重。

但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