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发生了太多次了,所以不用怎么惊讶。
李任权本想逃去山东,却为心腹所杀,人头也被送了回来,至于他的儿子和义子的人头,只能说是附带而已。
赵石并不怎么关心这些,李任权,早已是冢中枯骨般的存在,当年他就不曾将其放在眼中,今时今日,更是如此。
他要的是河北,李任权是生是死,在他看来已是无足轻重。
但李任权,对于京师的君臣们而言,意味可能不太一样。
所以,他立即命人,将李任权的人头送去了长安,这位大秦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一位叛将,终是身死异乡,做了无头之鬼。
汇合了段从文部,兵力骤增的秦军,前面可谓是一片坦途,燕城近在咫尺,其他府县,传檄可定。
毫无疑问,河北此时差不多已然算是归于大秦治下了。
只是此时,北边张锋聚部,正在面临四万南下的蒙古骑兵的考验,带领他们的,则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第1631章 古北
张锋聚部有着自己的窘境。
兵力太少,时间紧迫,燕赵长城关隘又多,仓促之间,哪里顾得周全?
所幸,赵石给他的军令,也没强其所难,只让他紧守最近的古北口重地……
实际上,从辽东南下,诸关隘多不胜数。
其中重要的,从动到西,有榆关,松亭关,古北口,野狐关,居庸关等要隘。
张锋聚不可能分兵,所以最终,他决定守古北口。
这不是挑挑拣拣的问题。
榆关不论,在千里之外,想要顾及也顾及不上。
其他诸险要,皆能通联河北,直入腹心之地。
其中,唯有古北,野狐两处,能容大军通行。
蒙古人屡走野狐岭,因为他们都是骑兵,在野狐岭战场,对于骑兵的限制要少的多……
但从野狐岭南下,需要走更远的路,只要他在古北口设兵驻守,那么蒙古人就算想走野狐岭也是不成。
古北在侧后,走野狐岭的话,等蒙古军大军尽出,他便可以从容封死蒙古军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