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页(1 / 2)

无数人,在疾驰的马背上,被敌人斩中,鲜血崩现之间,手舞足蹈的惨叫着,掉下战马,当然,在这样的骑战当中,掉下战马,几乎便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被疾驰而过的马蹄,踏为肉泥。

喊杀声猛然间便激烈了起来。

蒙古战士们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说,秦军将士,是以严苛的军律来约束军伍,让军队拥有可怕的战斗力的话,战争在这些蒙古战士而言,几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便像吃饭喝水一般,成为了他们的本能。

即便陷入肉搏,蒙古骑兵往往也是前面的战士拔出弯刀,身后的战士依旧在射出箭矢,即便掉落马下,他们也不会惊慌失措的躲避马蹄的践踏,而是立在原地,不停的射出箭矢,直到被战马踏翻。

秦军骑兵几乎是第一次,在初一接战时,并没有立即占据毋庸置疑的优势,而是依旧在缓慢的失血。

第1637章 大军

这一战,经历的时间,要比两军主将预想的还要漫长。

两天过去,两支万人骑军,在河北平原上,你来我往,纠缠不休,无数战士,将一腔热血喷撒在了这片陌生的平原之上。

潮河两岸,数十里方圆之内,都沦为了战场。

彪悍的汉胡骑士们,奔驰往来,用弓箭,用刀枪,有所有的一切,想要战胜顽强的对手,但最终,除了让两军越来越是虚弱,越来越是混乱之外,什么都没得到。

没有敌人逃走的迹象,没有敌人减少的表征,战事一直在持续,鲜血在一直流淌,马蹄声,也一刻不停在耳边回荡。

这样残酷的战事,确实是骑兵战争中少有的,当然,如果发生在草原上,并不奇怪,草原人的战争,有时候会持续数月,甚至以年头来计算。

但这里是河北,汉家故地。

汉胡骑兵间的交战,正面的较量,胶着到这种程度,只能以罕见来形容。

实际上,两天过后,纠缠在一起的两军,皆已精疲力竭,士卒的伤亡,只能用惨重来形容。

尤其是在潮河西岸,围绕着两军主力,蒙古人和秦军厮杀的天昏地暗,箭矢像蒿草一样,布满地面,无数的尸体躺倒在了十数里的土地上,失去主人的战马,在这里四处游荡。

哲别早已射光了数个箭壶,杀死了不知多少敌人。

而在他不远的地方,那个顽强的对手的旗帜,依旧在风中烈烈飘扬,两日间,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视线。

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哲别尊敬的敌人。

对方一直死死咬住他所在这个千人队,从来没有放松过,他们在潮水西岸转了无数圈子,好像有着默契一般,无法摆脱,也不愿摆脱对方。

在间或的碰撞中,秦国人骑兵那可怕的冲击能力,让哲别心有余悸,他们甚至能隐约看见,那个秦国将军挥刀纵马的英姿,几乎没有哪个勇士,能在对方挥舞的刀锋之下,存活下来,就像没有哪个秦国战士,能逃得过他的神射一样。

战事进行到此时,已经陷入令人无奈的混战,任何精妙的战术,在这样的纠缠当中,都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不光哲别明白,便是薛奴儿,也清晰的感觉的到,秦军正在渐渐占据优势。

这不光是因为,秦军将士的指挥体系,更加优良,也非是秦军将士显露出来的作战意志比敌人更加顽强,更非战术运用多么的得当。

最终的原因,是因为秦军的战马,更加强健有力,速度更快,冲击力更强,而且,秦军的皮甲,更加坚固耐用,防护更加周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