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高阳发怒,原本一脸正气凛然的吴襄瞬间转换了形象。已经活成了人精的吴襄自然是非常有眼力见。他之所以要来找高阳闹,主要就是因为他手下的那些废物京营们找他闹。他必须做出个样子来安抚人心,不然这部队就没法带了。
同样的,这位国师可不简单。要是还用原先的那套老办法去应付,那绝对没有好下场。这位国师可是连英国公都敢给收拾了!更别说是闹事的军卒们了。此刻高阳不吃这一套,那他当即就转变了脸色。再硬气下去恐怕真的是该倒霉了。
“国师。”吴襄微微躬身行礼,满心委屈的说道“吴某人也不想啊。可是底下的军士们要闹饷,吴某人也没办法啊。还望国师多多海涵。”
“哼。”高阳冷哼一声,又坐回了椅子上。他可不是受人要挟的性格,吴襄要是想玩硬的,那高阳绝对奉陪到底。
高阳掏出香烟,点燃。抬头看着满脸皱纹的吴襄,沉声说道“但凡你们京营官军们在李自成进京的时候尽过力,我也不至于这样对待你们。可是你自己说说看,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国师所言甚是!”吴襄急忙行礼,说道“某家也是万分羞愧,只不过将士们不用命,某家也没有办法啊。还请国师看在京营官军这些年来日夜站岗守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可怜可怜大家吧。”
明朝的军户们日子过的极为艰苦。原本待遇就不高,朝廷还不断的削减,再加上各级军将们不断的盘剥喝兵血。到了明末的时候,别说养家糊口了,就连养活自己都成了一件为难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的军队战斗力越来越低下的原因之一。饭都吃不饱了,谁还会去为你们卖命?
朝廷也是没有办法。四面八方都在动荡,赋税征收越来越少,可是伸手的人却越来越多,整个财政体系根本就是入不敷出。自然而然的就要降低官军们的待遇。待遇越低,官军们就越是不愿意白白卖命,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至于吴襄,这个家伙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高阳还能不知道吗?当年大凌河之战,吴襄在率军赴援之时临战逃亡。直接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黜,吴襄下狱。整个关外防线彻底崩溃。明朝花费了数以千万两银子建立起来的宁锦防线成了废纸。同时还葬送了大批精锐官军,使得整个东北战场陷入彻底的被动之中。
而造下了大孽的吴襄却因为是宁锦军将世家,有无数人为他担保,居然能够逃出生天,只是被关了起来。他的儿子吴三桂却继承了他的位置,再次出任总兵官。这和地方割据的军阀又有什么区别?有这种人作为指挥官,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不灭亡?
“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给你们京营二十万两银子。”高阳的话让吴襄心神一动,紧接着就听到高阳继续说道“不过这不是犒赏。因为你们在守卫京师的时候没有做出什么贡献。这是补充之前朝廷拖欠的饷银。虽然不能一次性补完,不过多少也能有点。”
高阳摆摆手,冷冽的目光盯着吴襄,寒声说道“别对我给的钱下手,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绝对不会!”吴襄身材高大,相貌威武,说起话来也是声如洪钟。拍着胸脯向着高阳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对京营官军们的饷银下手。赌咒发誓的表示自己是多么多么的清白。
高阳对于他的保证那是嗤之以鼻。想要让这些人不贪墨,那除非是猫儿不喜欢吃鱼。高阳这么做只不过是埋下了一个伏笔而已。日后对吴三桂父子下手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极佳的理由。
新军招募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对于那些饭都吃不上的人来说,这次的征募完全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处,各处报名的势头非常踊跃。短短几天的功夫就已经将第一期的一万五千人征召完毕。之后这些人就都被送去了城外新近建成的新兵训练营地之中。
而等待着他们的,就是一段属于传奇级别的军事生涯!
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越时代的军队(下)
负责训练这些新兵的当然就是高阳手下的那些生化战士们了。这些在崇祯皇帝眼中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天兵天将们,全都是最专业的!
在明末的时候火器已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的普及。虽然还很原始,但是已经开始显露出其强大的威力。这是全新时代转变的开始。
而明朝的许多有识之士们也发觉了火器的强大,都在竭尽全力的推进着火器的普及。但是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明朝的匠户们地位太过低下,几乎被完全当做奴隶一样来对待。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这些匠户们自然不会卖力工作。再加上朝廷的大臣小吏们贪墨丛生,明朝生产出来的火器质量极差。别说杀敌了,就连自己人用起来都极度危险。
唯一能够称得上是大规模生产合格的,也就是当年孙元化在登莱等地组建的那支全新火器部队。那些由孙元化聘请的葡萄牙士兵们亲自教授出来的军队,是明朝唯一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火器部队。如果用好了,其战斗力甚至不低于当年差点磕断了满清一嘴牙的戚家军!
可惜的是,这样一支堪称致胜精锐的部队却被朝廷给硬生生的逼反了。孔有德在登莱之地发起叛乱,将整个登莱地区搅成了一锅粥。最终还带着这支火器部队渡海去投靠了后金!在得到这支火器部队之后,原本并不擅长攻坚的后金一下子就拥有了强大的攻城能力!
孔有德本是辽东汉人,其父在铁岭领导反建州政权起义失败被杀,他与建虏有着杀父之仇。
孔有德与其兄孔有性及耿仲明,耿仲裕兄弟一同去投奔东江镇毛文龙,意图报杀父之仇。但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孔有德等东江镇之人就成了无根之萍,到处漂泊不说,还被各处排挤诘难。以至于其最终居然放弃了杀父之仇,渡海去投靠了建虏。那些朝廷大臣们究竟是做的多么过分,才会让这个年代的男人宁愿背负着这种骂名也要做出背叛的事情!
高阳本人从小接受正规的道德教育,没做过什么大奸大恶的事情。有着很明确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哪怕他拥有着近乎于天下无敌的能力也从来没有肆意的为非作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