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页(2 / 2)

没有别的想法,两人重新回到土坑之中,将面板重新盖上。忍受着灼灼烈焰的炙烤,凭借着一点点的运气,最终得以逃出生天。

两个幸运儿看着远处已经不复存在的营地,对视一眼之后,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底深处的恐惧与绝望之色。

营地是不敢再回去了,被高温炙烤的满身大汗的俩人再也顾不上别的事情了。就这么互相搀扶着向着东北方向一路蹒跚而去。

两人运气不错,没走多远就遇上了前来查看神迹的一群蒙古人。凭借着满清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威望,两人讨到了代步的马匹,头也不回的直奔沈阳而去。

等他们历尽艰辛回到沈阳向多尔衮回报这件神罚的事情之后,暴怒之中的多尔衮当即就将这两个躲过了天火之灾的幸运儿斩首。

至此,遏必隆带来接收货物的满清军队除去那些早早带着弗格森火枪返回沈阳的骑兵之外,全军覆没。

这场大火在之后的数十,数百年之内都成为了一场无法解开的谜团。哪怕是日后科技先进,专门组织专家们实地考察也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将其当做了一场天神赋予的神罚!

……

得到了几十杆弗格森火枪之后,满清却无法进行仿造!

原因很简单,弗格森后装燧发枪使用的火门、弹簧、扳机等整个隧发机构满清这边的工匠们根本就做不出来!

此外,不单单是枪做不了,就连一体式的子弹他们也做不出来。哪怕这些一辈子都做这些事情的工匠们经验丰富,手艺精湛。但是,面对这种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先进科技。没有配套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聪明好学、动手能力再强的人也是白搭。

科技发展讲究的有基础,循序渐进。不可能和游戏里面一样突然给你来一次技术突破!

哪怕多尔衮大发雷霆,每天都要砍掉不少工匠的脑袋也没有任何作用。没有工具和技术累积,不管怎么样就是生产不出来。

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好接受孟乔芳的意见。尽可能的先生产明军使用的最强火器鸟嘴铳和弗朗机人的红夷大炮。至于明军其它那些五花八门的火器则是一件都不要。因为宁远城外的那支明军没有用过!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的满清无论是眼光还是接受能力都远远不是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相比较的。

“哪怕比不上明军的火器,但是也总比让军将们挥舞着大刀长矛去送死要强吧?”孟乔芳的话让亲身感受过宁远城外那场近乎于单方面屠杀战役的多尔衮大为触动,当即就同意了这件事情。

虽然愤怒于不能仿造那些先进的火枪。但是,鸟嘴铳怎么说对于满清来说也算是精良的火器了,有总比没有强啊。

至于那几十枝从大白阳堡弄来的先进火枪则被多尔衮装备给了他自己的亲军。也算是满清此时最为强力的一支精锐了吧。

遏必隆完蛋之后还给满清带来了另外一件麻烦事情。他们订购的大量铁料铜料全都被凝固汽油弹给毁掉了。

满清权贵们可不懂得什么叫做战略储备。他们这边的原材料储备可不多。想要大量生产火器为军队换装,根本就不够用。

“遏必隆该死!”愤怒到无以复加的多尔衮在将遏必隆的家人下罪之后,不得不命令所有人家上交家中的铁器和铜器。

这道命令一出,险些激起了旗人们的大规模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