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这些人都不清楚高阳的一切,他只是将高阳当做了一位爆发起来的皇帝宠臣而已。没有见识过高阳的手段和强大之前,他们年轻,无所畏惧。
江南的读书人都喜欢结社。那方子卓和他的狗腿们同样也是文社中人。他们出了事情,自然有人愿意为他们出头。
江南结社之风极为盛行。这些结社的读书人做事不外呼党同伐异,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得罪一个就是得罪了所有人。北方也是这样,可是江南的士大夫与士子却比北地的同僚们张狂的多了。
江南一带的士子生员们动辄就会挟地方命官。冲击官府,上书弹劾官员。就连地方乡绅们都对这些蛮横的士子生员退避三舍。
明朝的时候流行请托之风。就是托人情,走后门。这些士子生员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有好处的就会插上一手。才不管会不会影响到别人。
普通的秀才都能有上百亩的免税田地。江南一带许多有田产者都趋之若鹜。还有许多的士子生员们卖人情包揽亲朋故旧旧田。导致各地大量拖欠朝廷的税收。
很多读书人都因此发家致富。明面上要挟官府。私下里田连忏陌,华堂美宅,广蓄家奴。一个个的都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至于朝廷收不到税赋,渐渐难以为继。不能内平动乱,外御强敌这种事情。和这些读书人有什么关系?!
第八百三十五章 江南行(十一)
不得不说,这些读书人之中的确是有一部分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宁死不降,为国捐躯者,像是史可法等人的确堪称是民族英雄。
但是,这些读书人之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骨头的家伙。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好处就上。至于伤害到了国家和别人,他们一点都不在乎。
江南的这些读书人做事向来嚣张至极。稍不如意就去干扰官府行政。成群结队的去打砸衙门,公然驱逐朝廷官员的事情他们也敢做。而官府却对这些人非常优渥,几乎没有任何的处罚。这也助长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江南经济发达,许多士子生员都有着商业利益在身,家资丰厚。他们结社成风,同窗好友遍布天下。为本乡之人谋取好处,在当地的威望很高。官府也不敢得罪他们。
在现代时空的历史上,满清南下过江之后。有血性骨气的士子奋起抗争,为国捐躯,几乎全都死绝。剩下的那些软骨头们全都去投靠了满清,做了二等公民。就和英格兰统治印度的时候,那些印度贵族一样。
满清前期的时候,这些读书读坏了脑子的士子生员们还没反应过来。依旧是和在大明朝的时候一样,继续做之前做过的事情。
满清蛮族们哪里会和这些殖民地的奴隶们客气?直接就是大兵镇压,杀的满大街的鲜血横流。
被鲜血吓破了胆的这些读书人们再也不敢拖延税收,也不敢结社冲击官府。全都老老实实的和鹌鹑一样。
失去了在大明时候唾手可得的利益之后,这些读书人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也只敢写一些藏头露尾的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怨恨。然后就是那些杀头诗的案件。满清统治者才不会给他们什么面子!不过是一群殖民地的土著而已,杀了也就杀了。
‘陆鼎记’里面的那个方家就是如此。季院出身的男主角杀掉当时办案的朝廷命官完全没有任何道理,完全就是为了报私仇而已。
等到魏国公满头大汗的跑回来把外面的事情向高阳一说,顿时就心中暗叫糟糕。因为他看到高阳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真是。”一开始脸色一片冰冷,把魏国公都给吓到了的高阳却突然失声笑了出来。伸出手轻抚着胸口,面上笑意未散。但是眼神却一直犹如万年寒冰!
抬起手,托着下巴。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轻声说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是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高阳感觉自己做事好像出现了一些偏差。原本他就是想要用强力手段将趴在大明帝国身上吸血的寄生虫们全部清除掉的。但是在这边待的时间久了一些,反倒是感觉有些被同化了。心中已经有了顾虑。
现在好了。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读书人用他们的张狂气焰彻底将高阳给惹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