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站在山坡之上一眼望去,只见廮陶县城外数里处密密麻麻扎满了营帐,中间人马穿梭简直数不清有多少士卒。
张牛角亦是粗通军略之人,早在周围布满了探马。郭太引兵一万余人目标极大,便有探马飞报张牛角。
正在帐中议事的张牛角闻报问道:“可知是哪路兵马?打着何人旗号?又来了多少人马?”
探子道:“不知是谁家兵马,旗号上写着白波二字,恐怕在万人以上。”
坐在张牛角身旁的褚燕道:“张将军,定是白波谷中的郭大到了。此人颇为侠义,必是收到将军密信后特来相助我等举事。”
张牛角奇道:“既是郭大为何要打白波旗号?”
位居褚燕身侧的于毒道:“传闻白波谷中有四座山寨,分别以郭太、韩暹、李乐、胡才为首。去年四人还各自为战,今年郭太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将另外三寨人马收归麾下。如今四寨皆以郭太为首,想必这白波二字便是指四寨人马。”
张牛角大喜道:“竟有此事?我只邀了郭太一人,却到了四寨人马,真是天助我也。想必那郭太也是一方人杰,我等该出寨迎接才是。”说罢便带领诸将迎出帐外,又派遣使者去请郭太进营。
郭太在山坡上观阵片刻正打算遣使者到张牛角营中通报,没想到张牛角的使者却先一步到了。郭太不敢怠慢,将使者引到近前。
使者拱手行礼问道:“阁下可是郭太将军?”
郭太道:“正是郭太应张将军之约前来共举大事。不知张将军遣使而来所为何事?”
使者道:“张将军得知郭将军和诸位将军到此已携众将出迎。请诸位将军随我一同入营。麾下兵马可在山下择一地自行安置。”
郭太闻言命杨奉负责安置人马,自己和韩暹、李乐、胡才三人跟随使者进了张牛角大营。
第134章 走四方集星贼将 行天下震远扬名(6)
张牛角与郭太早就互有耳闻,只是谁也没见过谁。二人相见之后少不了一通寒暄互道久仰,然后就如同多年老友一般相携进了帅帐。
郭太一进帅帐便见到了二十余席座位,看来张牛角的号召力果然不可小觑,黑山诸军竟然一个不差全都到场。
张牛角见郭太望着座位发愣,以为他不知该身居何位便介绍到:“诸君看得起我张牛角与我一同起事,这帐中座位便按带来人马多少排列,也免得争执。不知郭将军人马多少?”
郭太爽朗道:“我四人麾下共有一万五千余众。座次前后倒也无妨,张将军将我四人放在一处便可。”
张牛角见郭太豪爽,与那些刚见面便争锋抢上互不相让的贼帅大大不同,心中好感大增,指着一处距离自己不太远的座位道:“郭将军人马已然不少,坐在此席便是。我再命人于郭将军身后另设三席给三位将军。郭将军意下如何?”
郭太也知道张牛角这是怕坏了规矩,拱手道:“那就有劳张将军了。”
张牛角见郭太并不在意,便又在郭太身后加了三席。郭太与韩暹等人合兵一处自然可以位列前席,不过四人便要算一家人马,不可能占去四个席位。若按一般情况处理,韩暹、李乐、胡才三人便只能算是郭太副将立于郭太身后。张牛角考虑到他们是盟友关系,所以略微通融又加了三席,由此可见其为人颇为细致周到,也难怪他能将心思不一的二十余股山贼都整合起来。
众人重新落座之后,张牛角继续议事道:“廮陶县县令王宇颇有谋略,如今其坚守不出,百姓也助其守城,诸位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一个面色发黄唇上两捋长须的壮汉起身道:“既然这廮陶县如此难攻,我等改攻他处便是,何必在这里徒耗粮草?”
张牛角看了一眼说话之人,此人名为黄龙,麾下人马过万,虽说勇武过人,可是却无谋略,只知一味劫掠。于是解释道:“廮陶县乃是钜鹿治所,若得廮陶则钜鹿可定。钜鹿乃是大贤良师家乡所在,朝廷以剿灭黄巾为由在钜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钜鹿百姓已然忍无可忍,必会响应我等起兵。待我等得了钜鹿,便有了根基,四面出击则冀州可定,而后便南下司隶斩了那昏君,给天下百姓出一口恶气。”
听张牛角说罢,又有一胡须卷曲连鬓络腮的壮汉鼓掌叫好道:“张将军说的不错,等斩杀那昏君,张将军便做皇帝,我等也都做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