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1 / 2)

昌豨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副将宗宝挺枪出马,战了二十余合,被昌豨一刀砍于马下。武安国刚要上前厮杀,昌豨已然领群贼趁势杀来,孔融兵大乱,奔入城中。武安国只好拼死护送孔融回城。

黄巾军四面围城,孔融心中很是郁闷。武安国劝道:“主公不必忧愁,明日我便领兵杀出城去,定斩贼将。”

孔融知道武安国勇武,便允他明日再战。次日一早,武安国领兵一万提锤出马,搦战昌豨。

昌豨深知武安国勇名,并不与其斗将,直接领大军杀来。孔融治理地方还算像模像样,可是麾下兵马却不善战,武安国勇虽勇矣,却不善领兵。结果一万人马被昌豨杀得大败,逃回城者不足半数。如此一来孔融更加忧愁。

武安国深感愧对孔融信任便道:“贼首昌豨并非我敌手,今夜三更我愿独自出城刺杀昌豨,与贼决一死战,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孔融道:“安国虽勇,然贼势甚众,昌豨身处大军之中,刺杀之事必败无疑。倘若安国有心,不如去求救兵,以解北海之围。”

武安国点头道:“全凭主公吩咐,只是不知该求何人来救?”

孔融脑子里将各路诸侯想了一遍,袁绍、袁术等人实力不差可是人品太差,没有好处恐怕不会相救。陶谦、张邈人挺厚道,可是实力不行,估计就算来了也救不了自己。交州牧南烨倒是人品、实力都不错,与自己也还算有些交情,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等此人来了北海城恐怕早被攻破。

想来想去孔融想到一人,便对武安国道:“刘玄德乃当世英雄,帐下关、张二将可敌吕布,若请得他来相救,此围自解。安国肯去否?”

武安国一心报恩,便道:“主公且修书一封,我当速去。”

孔融大喜,写了书信交予武安国,令他身披厚甲,饱餐战饭。当夜趁着天色昏暗,孔融打开城门一角,武安国飞马而出,挥舞大锤连杀数名贼兵便想突围而走。

昌豨得知有人出城,料定必是孔融去搬救兵,便自引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武安国力气虽大,却不是一流武将。他挥舞流星铁锤与昌豨等人战了一阵,最后虽是砸死数人拼命突出重围,可是身上也中了数箭,挨了几刀。

武安国冒死得脱,顾不得身上伤势恶化,星夜投平原去见刘备。孔融自从武安国走后便日日登城,盼望救兵,真可以说是望穿秋水,就等刘备了。

今日是武安国走后的第三天,孔融明知刘备救兵不可能这么快赶到,可他还是伫立城头四下张望。可是除了四周黑压压的贼兵之外,孔融也看不到别的。正在此时他便见远处来了两骑,直冲昌豨贼军后阵。

由于距离太远,孔融也看不清二人模样,只知道其中一人白马银甲,另外一人黄马铁甲。这二人皆是用枪,挺枪跃马杀入贼军后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眼看贼军越聚越多,似是要围杀二人,孔融这心都提了起来。在他身旁的守城军士一个个也看得心惊胆颤。

第416章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5)

孔融在城上见二将冲阵,眼看被围,心中焦急。便问身边将校道:“你等可知来者何人?可是刘玄德麾下将军?我等是否该出城接应一二?”

众人皆摇头不知二将何人。一偏将道:“武将军刚去送信,玄德公便是飞马赶来也不能如此之快。且关、张二将一刀、一矛,皆不用枪,此二人绝非玄德公麾下。”

孔融心下明白副将之言有理,便道:“就算二将不是玄德麾下人马,可他们前来救援北海,我等岂能坐视二人被贼兵围杀?还是该接应入城才是。”

那副将摇头道:“主公不必忧心,我观二人不像要冲阵入城,或许另有他意也不一定。”

孔融疑惑道:“此话怎讲?”

副将用手指道:“观此二人武艺皆上将之才。若是二人有意入城,不用左右冲突,直杀奔城门便是。只要如此行事,定能在贼兵集结之前冲到城边。如今二人只在贼军后阵冲杀,似是有意杀贼诱敌,并无入城之意。”

孔融闻言观望,果然二将左冲右突,就是不往城边来,这让孔融更加糊涂,搞不懂二人用意。既然不知其意,孔融也不敢轻易出城,再说城中也无大将可以带兵了。

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孔融和副将在城头观望不难看出城下动静。可是昌豨营中的士卒可就没有鸟瞰战局的机会了。他们只知道有两个不怕死的大胆鬼提枪冲阵,已然杀了数十个弟兄。闻之消息,贼兵纷纷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

冲阵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赵云、太史慈。二将得了南烨授意前来诱敌,为了多引贼兵,两人挺枪跃马直接杀入阵中。那些贼兵怎是这二人敌手?片刻工夫便被刺死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