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鲲记不太清当年的苦逼程度了,所以走过去翻看了一下。筐里只剩十几条咸杂鱼,以及一杯熬粥的马来长米(香米)、几片椰子干。
至于现金,只剩下十几块令吉。
穷成这样,难怪被逼得大风天出海打鱼,17岁的年轻人还是冲动呀。
顾鲲出神回忆的同时,妹妹已经把咸鱼和香米收走,去屋外石灶上,用红树枝生火熬鱼粥。
顾盼知道哥哥刚受了点伤,需要补补身体,就把家里最后的米都煮了。
顾鲲闻到粥香才回过神来,循味走到灶边。
顾盼把一碗刚煮好的鱼粥递给他,顾鲲本来想谦让,但实在扛不住漂泊后的饥饿,稍微吹了吹凉,几口就喝完了。
喝完粥抹抹嘴,顾鲲长叹一声:“都怪哥没用,咱把余粮都吃完了,将来怎么办?”
顾盼想了想,很懂事地建议:“明天开始就纯吃鱼呗。咱家就剩这条船还值几个钱,要不抵押给刘叔、问他借点钱吧?等台风季过了,大不了我们上刘叔的船帮工,我也不念书了。”
17岁的顾鲲,驾船跑海已是一把好手。如果给别人打工,确实能混个温饱。
无非收益上限会比自己当船主差很多,没什么奔头。好处则是稳定,不用操心柴油涨价、海鲜跌价带来的亏本。
前世这次出事之后,顾鲲还真是把船押出去,才换来了活路。然后兄妹俩过了三年极为艰苦的日子,才攒够钱重新赎了条n手船。
不过,既然已经重生了,顾鲲不想多走这几年弯路。
因为他知道,未来的几年,是非常珍贵的——到了98年,金融魔头索狗一来,南洋各国经济起码倒退十年,血流成河,到时候什么生意都难做。
他前世之所以发展那么慢,快三十岁才混出点名堂,就跟他刚恢复元气时,便赶上了索狗收割的屠刀,大有关系。
既然如此,怎么可以重蹈覆辙?
他肯定要尽快让自己强大起来,留好后手。
“船是咱最后的谋生工具了,不能押出去。哥会想办法的,你好好念书就行了。”顾鲲把碗里的余粥一饮而尽,摸着妹妹的头谆谆教导。
第2章 赶上了风云时代
喝完粥之后,顾鲲躺在床上养伤,一边静静地想着出路。
94年真是个创业的好年份,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北上去华夏国,做进口海鲜生意。
当年1月1日,华夏央行正式宣布,不再发行人民币外汇券,汇率双轨制正式结束——
对于想向华夏出口商品的外国商人而言,这条政策价值千金。
在此之前,人民币的官方汇率是很坚挺的。
93年12月,1块美元才兑5块7外汇券,而94年1月份,直接跳水到了兑8块6普通人民币。(在黑市上,外汇券比普通人民币贵50,但是官方计划价是1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