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页(2 / 2)

如今,随着国际油价前景未卜、互联网寒冬彻底到来、对华旅游业经济发展出现瓶颈、提前透支油田勘探红利到了历史还账期,兰方未来的经济一定是前进与挑战并存。

为了我们的全体国民,当局会努力出台更大的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拉动就业,把投资红利的分享范围进一步扩大,争取惠及每一类岗位的国民,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基建投资标的和方式时更加灵活、机动、创新。改革和灵活肯定会带来阵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室也会与人民同甘共苦,率先做出表率。”

朱猷栋说到这儿,放下话筒,对人群挥了挥手,广场上四万人全部发自内心地高喊了一些表达爱戴之情的口号。

天地良心,兰方王室虽然很有钱,早年呢也靠人民的税负养活,但最近这些年来确实没得说,那是带着全体国民一起提升了生活水平。搁六七年前这个国家大伙儿都还是渔民呢,历史上自古以来也没多少福利。

现在好歹上初中不要钱了、经济危机期间给一大群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上了外国的医疗养老保险(当时不在国内上、不让保留国籍也不是为了骗人丢掉兰方国籍,纯粹是因为那时兰方几乎没有金融业,所以没有本国保险公司。现在兰方唯一的保险公司,还是98年危机之后才开始筹备成立的,至今开展业务还不满两年)。

所以老百姓觉得王室不错,确实是发自内心的,这种程度的收入者,大部分有点良心知道感恩。对朱猷栋的讲话,他们的感恩与爱戴也是没有半份虚假的。

唯一有可能让人民觉得王室分脏不匀的槽点,或许就是“兰方发现了石油”,大家多少会觉得国家的油田收入本来就该拿出一部分来由人民分享红利。

不过,这一点在兰方也不是太强烈,因为兰方的法律规定了矿藏所有权是跟着土地所有权走的,那些发现了油田的浅海经济专属区、其沿岸的岛屿,本来也不是普通人民的,甚至还就是顾鲲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救济人民,他才花钱买下那些当时看起来一点资源和开发价值都没有的荒岛。

你们其他人要是当时愿意毁家纾难,也可以去买那些荒岛啊!为什么不买呢?所以,顾鲲买了岛之后,傻人有傻福撞大运发现那些岛的外海有油田,那也是天命所归,羡慕不来的,普通国民要愿堵服输。

而“让人民心悦诚服、还没有生出对王室和顾鲲的嫉妒怨恨之心”的最重要一点理由,还在于目前油田还没投产呢。

所谓的油田利好消息,也就是抵押了贷点款,大家都还没看到实打实的石油销售收入,对于普通庶民来说也就没有那么直观的冲击力。

大部分没什么文化的平民,对于金融、期权方面的利益,认知都是比较模糊的,实打实抽一桶油卖一桶油收一桶钱的方式,才符合小白国民的直观认知。

但这也是为什么顾鲲一定要选在今年把旧城改造、拆迁计划、全国市容提升的规划全定下来的原因。他就是要赶在油井真的出油、兰方港码头上未来几十万吨级的油轮往来不息、给全体国民形成重大视觉冲击力之前,快刀斩乱麻把这事儿办妥了。

几十万吨的大油轮,对普通人的视觉冲击是非常强的。你跟他说个产量,他们或许没概念,脑子一下子也转不过弯来“到底顾老板靠这个赚了多少钱”。但如果一个渔民甚至只是一个儿童、傍晚在码头上逛街、看到几十万吨装着白给资源的船往来,他们就很容易生出嫉妒羡慕之心了。

在这样和谐爱戴的氛围下,顾鲲接棒讲话就很容易展开情绪了。

他优雅地站到朱猷栋刚才讲话的位置上,调整了一下话筒。大荧幕上,也把他的动作都实时反馈出来了——顾鲲一下子把话筒的固定位置拔高了十几厘米,然后才开始讲话。这也无形让国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一米八五以上的顾鲲,比老一辈君主要高大伟岸不少。

而后,顾鲲就开始娓娓道来,他并非君主,说话就不用太关注礼法和仪式,可以更加亲民。

他先说了几句轻松亲民的话,然后开始挖坑:

“……我们兰方自古就是华夏衣冠、汉文汉统,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肯定是要继承的。近年随着我们兰方旅游业的爆炸式发展,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北国同文同种的远方来客都不再陌生了。

但我还是想说一点北方人的文化习俗——在华夏大陆,最近这几年,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们,他们结婚的时候,已经有了一项新的风俗,那就是丈母娘会要求女婿出房子。

这个新风俗传统好不好我不评论,但是我今天既然有幸迎娶悠然郡主,似乎不应该丢了王室体面。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我想送给大公与王妃一项礼物——我愿意拿出10亿美元,另行择址重修一座新的宫殿,赠与王室居住。

与此同时,我也恳请大公为全体国民做个表率,为未来要推广的全国市容改造、旅游景观提升做出一点牺牲,在一定的期限内,捐出现有起居的昭明宫,仿照其他华夏文化圈里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座彰显自大明以来历史文化传统的博物院。

当然,王室需要捐赠的只是未来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宫殿本身,藏品我会想办法从国际各国用各种渠道搜集回来、捐献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