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双眼发直,喃喃道:“为、什、么?”
“对于他们,你的价值不过是几座粮仓,但对于我……”马悍耸然挺身,双臂张开,一字一顿,“是这个天下!”
乐进又仰首狠狠饮下一大碗酪浆,喉结上下滚动,这一碗酪浆比之前任何一碗都酸,因为浆中多了一种液体……
乐进是不是人才?毫无疑问。既然是人才,那做为一个老板,就要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而且乐进的顾虑也很有道理,不要到时自己好不容易才培养出一个名将,却被人一纸书信就招了去——三国时期这样的例子还是有的,比如徐庶。嗯,貌似也是老曹干的好事。
马悍说要亲自去,绝不仅仅是为了博得乐进的感激那么简单。如果只是接一个老翁,一什白狼悍骑足矣。他这一次兖州之行,另有计划,接乐进之父,只是搂草打兔子。不过,在乐进面前,却须表现出一付老板专程出马接送的高姿态。
马悍相信,纵然乐进对曹操还有几分感念之情,但只要自己不远千里,亲赴阳平,将乐父安全带到他面前,这员勇将想不归心都难了。
让卫士带还在犯晕的乐进下去之后,马悍当即取来纸笔,写好一封书信,召来白狼悍骑百将韩希。
“明日一早,你率一百三十骑白狼悍骑前往东海朐县,把这封信交给糜府主事人,请其转交糜氏家主。然后,在那里等待赵司马。”马悍将书信交给韩希收好,郑重道,“在我回来之前,对乐进要以礼相待,但也要密切监视。如果我回来了,人却不见了,休怪我拿你的人头抵罪!”
韩希凛然遵令。他知道城守又将有所行动,城守不说,他绝不能问。对城守,他与所有白狼悍骑兄弟一样,只有绝对信任。
马悍走出军帐,负手仰望,满天星光照在一张年轻而充满自信的脸上,一抹诡异的笑容绽开:“糜竺、糜芳,我虽然没能保住你糜氏粮仓,有负所托,但我会送贤仲昆一个远比区区几座粮仓更有价值的礼物相抵——我会‘迫使’曹操从徐州退兵。陶谦、刘备、陈珪、陈登、糜氏兄弟,所有的徐州军民都来感谢我吧!”
第160章 贪天之功
这是程昱、于禁、乐进合击马悍,将其逼出彭城国后的半个月,在五百里外的兖州山阳郡的钜野泽,出现了两条小舟。在棹公的熟练操控下,小舟轻巧地在芦苇荡泽中穿梭。
不一会,前方芦苇急摇,传来哗哗地划水声响。两条小舟的棹公动作定格,舱篷里无声无息探出森森箭镞。
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咕咕”鸟鸣,棹公才松了口气:“是你们的兄弟。”
芦苇分开,一条同样形制的小舟出现,几个背负弓箭的白狼悍骑战士站在船头,对两条小舟轻声呼唤:“城守,有情况。”
舱篷箭镞一隐,一人陡然幻现,卓立船前,正是马悍。
马悍说到做到,仅仅只在下邳呆了两天,就出发前往兖州。此行目标之一,乐进之父居于兖州东郡阳平(今山东莘县)之北的莘亭。此时的东郡太守有两个,一个是曹操任命的夏侯惇,治所在郡南的濮阳;一个是袁绍任命的臧洪,治所在郡北的东武阳。两处相距不过二百里,都在黄河边上,而这阳平就属于东武阳。这么一看,乐进当初回乡募兵,还真有点捞过界的意思。
在当时,臧洪的名气远远大于夏侯惇,此人可是当初讨董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并且亲自起草、诵读檄文,以雄气勇烈称著当世。在天下诸侯中,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但在马悍眼里,十个臧洪这样的名士,都不及一个夏侯惇危险。如果此行是深入到夏侯惇的地盘去捞人,或许还有点危险性,但到臧洪的地盘,那就不算个事了。
马悍此行只率二十白狼悍骑,其中十个重骑兵,十个弓骑兵,带足粮秣装备,弃马乘舟,沿泗水西行。即便久旱无雨,但像泗水这样的重要河流,一时半会是不会断流的。虽然通不了大船,驶小渔舟却没问题。
从下邳出发,沿泗水溯流西行,经彭城国、沛国、济阴郡,进入济水,然后折向北,进入大野泽,总计耗时半月。这大野泽就是后世的梁山泊,当然,千年之前的此时,还不是那浩浩荡荡、芦苇连天的八百里梁山水泊,而是南北长三百里,东西宽约百里的一个巨大湖泊。而钜野泽口,就是大野泽的入口,因入口宽广巨大,故称“钜(巨)野口”。
从钜野口进入大野泽,横渡百里之后,折入瓠子河,向北行驶百余里至东阿,然后渡过黄河就可至阳平了。
整个行程预计要一个月,返回的话,因熟门熟路,加上是顺流,大概只需半个月就行了。
以二千石官秩之尊,千里奔波,来回一个半月,只为收降一个曹军中级军官而接其家眷——当马悍向陈登求助,要求对方为自己提供船只、棹公、向导之时,陈登无论如何都不相信马悍此行如此简单。
真人面前还真不能说假话,于是马悍很“老实”的说:“其实,我是去找吕温侯,这个人眼热兖州很久了……”
从情理上说,陈登是半点都不愿相信这样的荒唐事,但望着马悍的眼睛,以陈登的明窥人心之术,惊骇发觉,这次对方说的是实话。这时的他只有一个感觉,这简直太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