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1 / 2)

“他如何安排?到时候老夫要安排你进布政衙门,我看谁敢说个不字。”张居正倒是显的胸有成竹“只要你有了实打实的成绩在,任谁也别想压你的官职。我这次把香山给了白斯文,就是考虑到这个人没什么根脚,又比较好控制,跟你搭班子,最合适不过。这人虽然不讲什么忠心,但好字知时务,不会扯你的后腿。另外,天女门那些女人,也可以利用起来,她们在南洋不是有不少棋子么,全都让她们动起来。不要怕牺牲,牺牲了也不是我们的人,只要让她们发挥作用就好。”

现在紫幽兰反水,天女门的覆灭,就是个时间问题。那些海外的棋子消息闭塞,一时应该掌握不到天女门大乱的消息。在她们的认知里,紫幽兰仍然是她们的掌门人。

能被派到海外执行任务的,都是紫幽兰信的过的人,服从性不用怀疑,把她们发动起来,就可以为李炎卿搜集情报的工作带来帮助。

张敬修道:“妹夫刚成亲几天,这就要走马上任,未免也赶了一些吧?”

“谁说让他现在就走马上任了?这个告身我们接了,但没说现在就走。老夫的女婿,难道就这么赤手空拳的去当兵备道?那也未免太丢人了一些,该准备的,怎么也得准备准备,该调的兵,也要让他们先动起来。”

李炎卿道:“有戚帅两营浙兵入粤,这仗小婿心里就有底了。”

“两营?不,不是两营。而是三营半,你不是说东印度公司能接收两营左右的浙兵么,我先派一个半营过去,把架子先搭起来,这么庞大的队伍,钱粮开支是个问题,也不能都让你东印度公司来出,老夫为你谋划谋划。”

浙兵三个半营那就是一万多的部队,加上两营闽勇,战兵将近两万。再算上水师及辅兵、夫子,李炎卿手头控制的,就是一个总数接近五万人的庞大作战单位。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作战,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

张居正看出他的隐忧,宽慰道:“无妨。浙兵闽兵的关系素来就好,俞大猷脾气烂,但是本事是实打实的。有他在,打仗的事,你不用担心。唯一要操心的,就是钱粮、子药。眼下朝廷虽然紧张,但是老夫也能为你想想办法。再有,就是老夫要为你推荐两宗器械,用来对付佛郎机夷人。”

“不知您说的是什么器械?”

“九头鸟,千子雷炮。”

第三百九十一章 筹备(一)

现在虽然工部那边用皮鞭加红烧肉督促短毛贼,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靠劳动洗刷自己的罪过,反思自己的罪行,成效显著,万胜霹雳神枪制造速度喜人。可是那枪被高拱看着,想要大量调动不太容易。

按张居正想来,自己最多只能搞出三百条快枪,对于战场上起不了太大作用。又考虑到西班牙军队可能披有重甲,于是就提出了这两件兵器。

九头鸟和千子雷炮,在眼下的大明军工体系中,还不算什么有名的兵器。可是在另一个时空里,其却因为服务于晚清著名的军事集团:湘军,而名声大噪,美名远扬。只不过名字变成了抬枪、劈山炮。

曾国藩对这两件兵器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当时洋枪洋炮已经在中国泛滥,大清的粮台可以在各港口城市采购到大批的洋械。

可是曾国藩一方面在奏折里指出李秀成洋械厉害,威力非凡,另一方面,却又固步自封,对于洋枪洋炮大力抵制,全面推销自己的克敌法宝,就是这抬枪和劈山炮。即使是其部下自主采购洋械,他也大力推销自己改良过的鸟铳、抬枪、劈山炮,而拒绝部队实现洋枪化。

在曾国藩那个时代,相比西洋枪炮,这抬枪、劈山炮既落后又笨拙,且杀伤力弱,除了便宜之外,乏善可陈,实在不是什么优秀兵器。不过在当下,这两件武器却还没被时代所抛弃,依旧是价廉物美的上等器械。

抬枪就是大号的鸟铳,大明称其为九头鸟,长一丈,重二十几斤。由于过于沉重,射击时,需要带有一个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

这种抬枪就是鸟枪的放大,笨重但是威力大,打在人身上,就是碗口大的血洞,穿着铁甲也没什么用。不过由于太重,军士们携带不方便,施放困难,并不受官兵喜爱。

至于千子雷炮,其优势也是便宜,造价低廉,发射的是铅子,一发下去,能打几十人。可是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如大明仿制的佛郎机炮,自然也不如原产西洋炮,也不受欢迎。

可是这两件兵器,在对付西班牙的战斗里,倒是十分适合列装。西班牙部队可能备有重甲,鸟铳难以伤害。不过如果架好了九头鸟,靠着其巨大的装药量,完全能够破甲。

而西洋大炮发射的实心弹,千子雷炮打的是铅子。其准头射程虽然差,但是打缺乏大炮的西班牙陆军完全足够。

张居正道:“工部的库房里,还存有一批九头鸟和千子雷炮,我下一道令,让人把它们全都拨给你。再让澳门那边的工厂,开足马力,多多制造铳炮,这器械上的事就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