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028 字 13小时前

孙元:“岳师傅,这事也不用着急,你岳丈制出的这鸟枪还需大改,等定型之后,你再实验出合适的装药量吧。”

说着,就接过纸笔,趴在桌子上画起图来。

岳路明也不急着离开,伸直了脖子在一边看着。

孙元毕竟是文科生,以前也没学过绘画。这张遂石枪的分解图也画得歪歪扭扭,不成模样。好在他当年是个狂热的军史发烧友,在论坛上混的时候,你若不背下几张枪械的尺寸和构造,都不好意思同人打招呼。

因此,这枪的大体结构他是画得一丝不差,并标注上具体的尺寸。将公制尺寸换成明制尺寸的时候,他还是很费了一番功夫。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总算画完。

“这是什么?”崔铁匠没看明白,忍不住问。

旁边的岳路明却忍不住道:“将军这图,小人好象有些明白。”

崔铁匠冷哼一声:“去去去,你就是一个炮仗,明白个鸡毛?”

“不是,不是,岳丈,将军这图看起来有些像是毕懋康大人的《兵器图说》里的鸟枪。这种火铳听说不惧风雨和下雪天。”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崔铁匠一拍额头:“好象是这样,我以前在南京时看过,当时也不以为然后。不过,现在一琢磨,好象真是这个道理。”

毕懋康,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在工部任过一任官,负责军械制造。对于火器颇有研究,还写过一本《兵器图说》的说。听崔铁匠说起这个名字,孙元也猛地回过神来,想起这个毕懋康究竟是谁,此人确实是中国第一个制造出燧发枪的人。

孙元本以为燧发枪是一个划时代的军事发明,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

不过这样也好,既然这东西早就被人发明出来,也免得自己多费口舌向崔、岳二人解释。

崔铁匠指了指图样上枪机钳口锥头上的那块火石,道:“这玩意儿好,同毕大人当初的想法一样,用打火石引火。如此一来,就没必要再用引火绳了,就算是下雨天也不怕。而且,这火门上又加了一个盖子,不用的时候盖上盖子,引药池里的火药也不会被雨水淋湿。不过……”

“不过怎么样?”孙元见他一脸的犹豫,忍不住问。

崔铁匠难得地有些尴尬,微红着脸道:“这机头,击砧、锤头的活实在太精细,小人可做不好。还有,最最麻烦的是这里面的弹簧,更是叫人头疼。看来,大人都另外再寻个人来做。”

孙元哈哈一笑:“如果崔师傅都没法子,我也想不到谁合适干这个?”

崔铁匠摇头:“确实是做不了,我只适合造枪管,不过小人倒是有个法子。”

孙元:“你说。”

崔铁匠:“将军不妨再招几个做首饰的匠人,他们干这个合适。”

孙元点点头:“倒有几分道理,崔师傅可有好的人选推荐。”

崔铁匠:“小人倒是认识几个做首饰的匠户,都是南京人。若是将军要用他们,不妨花些钱将他们要过来,我等下就将名字禀告。”

“好,就这么办。”

接下来几日,孙元就命人拿出一笔银子去了南京,将崔铁匠说说的那几个人都接了过来。实际上,工部制造的匠户身份卑微,官府也不怎么着紧,将孙元送来银子,索性就将那几个人的户籍转到了宁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