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168 字 13小时前

冷英微微点头,叹息着道:“是啊,咱们在衙门里已经呆了十年了吧。小弟本领低微,也就是混混日子。可大哥你武艺超群,又破了那么多案子,早就该晋升百户,可到现在却还是一个总旗。”

“别提锦衣亲军衙门的事,这船上的人耳朵尖得很。”荆然提醒冷英,然后警惕地看了前面那姓全的汉子一眼。

“是,大哥说得是。”冷英忙低下头去。

没错,冷英和荆然乃是南京锦衣亲军衙门的锦衣卫。荆然是总旗,冷英是小旗,虽然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可二人关系却非常密切。

两人都做锦衣卫十多年了,原本在杭州当差。荆然是南京人,一心想回老家。三年前,他花了些银子走了门子,被调了回去。走的时候只带了冷英一人,可见二人的关系的特殊。

这次两人之所以来到这条商船上,那是因为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大批私铸的钱币,这可是一等一的重罪啊!

明朝实行严格的货币制度,从洪武年到嘉靖初年才废止的交钞,再到通行全过的各类通宝。如果有人敢于私铸货币,那就是杀头之罪。

可即便如此,因为私钱之利实在太厚,依旧有不少人冒死伪造。

后来,为了防伪,或者说让私铸铜钱者无利可图。朝廷发行的货币铅铜比例越来越大,从刚开始的铅五铜五到现在的铅七铜三,甚至直接用铁做成铁钱。这些货币的分量也越来越小,厚度也越来越薄。薄到极处,当真是扔到水面上都能浮起来。

按说,一般的铸造私钱,因为数量实在太少,官府也难得追究,睁一眼闭一眼算了。

可这次不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荆然得知,在江南的市面上,尤其是各大商号中正通行一种叫鹰洋的私钱。这种钱和以前的私钱不同,乃是白银所制,一面雕着一只三脚乌鸦。另外一面则是“一元”的面值浮雕。

一元究竟是什么单位,也没人知道。不过,称了称重,乃是标准的白银一钱。

锦衣卫的职责除了维持地方治安外,还要负责打探地方民情。荆然乃是市井苦人家出身,对于世俗民情自然是清楚的。

他知道,如今的大明朝正缺银。尤其是辽东和国内战事正打得如火如荼,无论是筹备军饷还是购买军资都需要现银。白银的价格已经被炒成一个天文数字,购买力极强。

正以为如此,这种所谓的“鹰洋”在一刹间铺天盖地而来,已经成为江南商贾们交易时的通行货币。

到这个时候,问题来了。首先,用白银直接做成小额钱币确实是好,可还得防备被人克扣分量。就好象以前的铜钱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是半两一枚,可每过一人的人,拥有者就会用矬子从上面锉一点下来。于是,铜钱就会越用越小,信用也会越来越差。

可发行这种银币的人也不知道是天才还是混蛋,竟然在鹰洋的边上做出一圈花纹来,鹰洋上面也全是复杂的精美的浮雕。只要这圈花纹和上面的浮雕不完整,商家就可以拒绝接收。

这些花纹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浑然天成毫无人工雕琢痕迹。要仿冒,请一个高明的银匠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你若是请银匠现做,工钱都不止一钱。所以,这种鹰洋发行到现在,市面上却没有出现哪怕一枚伪币。

连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真是有意思。

问题之二,这次涌进江南地区的鹰洋实在太多。任何一个人若是掌握了这种鹰洋的铸币权,每年光吃钱息都是一笔巨大的天文数字。

一旦,民间认可了这种鹰洋,发行者将来就算用铜或者钱来做钱,也能轻易地在市场上流通开来。

长此以往,只怕着江南一地的财富都要被这人给掌握了。

一想到这一点,荆然立即意识到其中的厉害,也知道一个莫大机遇正摆在自己面前。

如果能够破了这一桩惊天大案,自己至少官升一级,做个百户军官。

为了锦衣卫百户一职,他已经熬了十多年,都熬到四十出头了。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个机会,如何肯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