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374 字 19小时前

孙元叫住他们:“余祥,你尽快弄,明日一大早你要随我去南京,然后准备出征河南,讨伐贼军。”

“是,将军!”小余一阵狂喜。

旁边,水师统领大方羡慕嫉妒酸楚地看了他一眼,心中郁闷:我这两年在海上是打了不少仗,可怎么比得上在将军身边征战四方来得爽快,早知道就不去当这个海军头儿了。

等三人退下去,坐在旁边的黄佑大为不解:“将军怎么想着在日本购买黄金和白银了,以前还真没听说过海贸做这种生意的。”

孙元微笑道:“黄兄,我且问你,现在的金价是多少?”

黄佑:“盛世骨董,乱世黄金,如今天下到处都在打仗,黄金的价格极高,金银比值是一比十。”

“这个我知道,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两白银,可黄兄你大概不知道日本的金银比值。”

“还请教。”

孙元竖起右手的四根手指。

“一比四,啊!”黄佑惊得站了起来,瞠目结舌:“多少……一两黄金只能兑换四两白银……这这这……只要来回跑上一趟,那就是两倍之利……”

这个利益也未免太大了吧!

“黄兄也别高兴得太早,这才刚开始呢!”孙元笑道:“其实,我的目标主要是白银。我想铸一批铜钱运去日本套购白银。”据真实历史记载,自从明朝实行银本位,一条鞭法之后,美州白银开始大量输入中国。

在整个十七世纪,中国几乎消耗了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

随着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银价也开始不断下跌。以米价为标准计算,明初的一两白银相当于后世一千多块钱人民币,等到了清康熙中期,白银的价格就已经下跌到五百多块,到了清末,则只值三百多块。原因很简单,白银说穿了不过是一种贵金属,而不是用国家信用作为抵押的现代货币。

如果能够保持住白银的输入,并以手头所掌握的白银为抵押品发行鹰洋,这利润比单纯的海贸可强多了。

于是,孙元就将自己的想法大概同黄佑说一遍。

黄佑只听得瞠目结舌,口中不住抽着冷气:“这法子,我看可行。不过,咱们现在的问题是,必须马上筹备二十万两银子的军费和大量军用物资,将军的远水可解不了近渴。”

第0639章 历史没有改变

听黄佑这么说,孙元也叹息一声:“是啊,河南那边不能不救,我也正在准备此事。这几年,海军实在太苦,吃了好几场败仗,把我宁乡军的家底子都填了进去。在未来一段日子,这种输血还得继续下去。不过,即便如此,也要咬牙坚持,否则,以前所做的努力不得白费了?明日你我去南京,看能不能从兵部和户部想想办法。”

黄佑点了点头,也叹道:“将军这次出征河南,上了几道折子,可上面一直没有批示。现在又主动去南京部院询问此事,是否不妥?”

“开封眼见着就要丢了,我还管什么妥还是不妥?”孙元有些激奋:“我就不明白了,我宁乡军这次主动请缨,为国效力,可上的折子,怎么就石沉大海了呢?”

“朝中衮衮诸公心思,谁猜得透呢?”黄佑不住摇头,悲愤地说:“这三年来,国事已经糜烂至此,我宁乡铁军却被投闲置散搁置不用。若早些用我,这天下只怕早已经平定了。”

孙元动了动嘴唇,想了想,还是没有说话,一股抑郁之气油然而升。

到第二日乘船离开崇明沙所去南京的时候,他依旧无法释怀。

当年离开京城,南下江南,独领扬州一镇之时,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为了自保,加上对于历史惯性的畏惧,这才避开了北方这个战乱之地。可内心之中,还是想过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