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516 字 13小时前

如此,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了,阿济格大军已经被全歼。

五万人马,这可是五万清奴的主力啊,就这么在宁乡军和镇海军的联手进攻下烟消云散了。江南一地,算是彻底保住了,留都,算是彻底安全了。

可是,在折子上,王铎却大喷口水,将朱大典贬得一钱不值。又弹劾他冒功请赏,傻逼一个。这种人,如果不杀,军心不稳,朝政不稳。不杀,弘光就是一个昏君。

这个折子一到,引起的震动比先前朱大典的捷报到留都时更大,而且让整个朝廷陷入混乱之中。

本来,先前朱大典的捷报一到,朝中就莫名其妙地分成马、阮和钱谦益两派,大家相互攻击,打得头破血流。可老王的折子一上,不但弹劾了朱大典,顺带着将郑森和镇海军也绕了进去。说是大胜关之战本来就是宁乡军的水师打的,镇海军不过是拣了个便宜,还好意思来献捷,小人,小人!

这下,王铎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宁乡军的厉害大家都是知道的,水师可是在南京举行过一场盛大的阅舰式的。王铎说所有的胜仗都是宁乡水师所为,老实说大家心中都是相信的。不过,就算如此,朱大典和镇海军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没有苦劳,也疲劳了,分润些功绩给人家也是应该,这也是明朝官场的潜规则,所谓上山打猎,见者有份。如今可好,王阁老直接将这个潜规则摆在台面上,就不能不管了。

于是,潜伏了一年多的东林党又跳了出来,不但弹劾马阮二人,连钱谦益这个叛徒也一起捎带进去。

东林在经过马士英和皇帝的联手打压之后,已经彻底失势,全靠在江北督师的史可法一人支撑。可以说,此刻朝廷中的用人权和军权都被马士英把持,而财政权力则落到钱谦益之手,他们也不过是一群闲人。

但问题是,天下文官出东林,架不住人家人多,又把持着舆论。

于是,言官们就将开足火力上折子骂娘。不但如此,民间的读书人也开始闹起来。大有将马、钱二党一举铲除的架势。

这个时候皇帝才感觉的到问题的严重性,弘光从内心中来说对马、钱二党中的马士英虽有偏爱,可也懂得需要扶一个钱谦益来平衡。所以,在朱大典的折子送过来的时候,他还想着该如何将此事糊弄过去。现在好了,东林重新发仞,这才是他最忌讳的。

如果没有马士英和钱谦益,他这个皇帝只怕真要当到头了,当年高弘图他们给弘光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这才真是喜事丧办,好好一场空前大捷,怎么就变成一场闹剧了,百官可恶,诸臣可恶!”一向不喜欢表面态度的弘光天子终于忍不住口吐怨言,悲愤地吼了一句。

大约是这一声吼得实在太响亮,当时就破了嗓子。

到了晚间,就开始发起了高烧,躺在床上,再也无法视事。实际上,他也不怎么视事。

同皇帝的气愤不同,在王铎的捷报送到南京之后,留都又开始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到处都是欢笑声。外面的焰火,就连深宫里也能看到。

因为前一段时间心忧战事,饮食不规律,弘光的身子已经很差了,这一病倒就显得分外的严重,一口气吃了两副药,也不见好。

看着满脸病容,有气无力的皇帝,马皇后泪如雨下。皇帝这病还真是没由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死因还真要记进史书,这大约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因为前线打了胜仗而病故的皇帝吧?

作为皇帝的枕边人,没有人比马皇后更清楚天子的龙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个没有发育完全的大孩子,根本就经不起折腾。以他的身子骨,估计也不可能高寿。

看到马皇后哭得梨花带雨,弘光皇帝叹息一声,低声道:“皇后,你也不要悲伤,朕是被外臣给气的。如果朕有个不妥,你和你腹中的孩儿又该如何是好?”

“陛下……”马皇后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弘光:“皇后你肚子里的孩儿是个男孩朕已经知道了,将来必定是个明君,朕也相信这一点。朕现在只是担心,若朕真的大行了,一个还没出世的太子能够肩负地大明朝江山社稷这负重任吗?其他亲王肯定会搞风搞雨,只怕到时候马次辅他们会撑不住。要不,朕下一道圣旨,先册封你肚子里的孩儿为太子?”

马皇后吓了一跳,顾不得哭泣:“陛下,历朝历代,从未又过册封未出生的胎儿为太子的先例。再说,陛下的骨血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

“朕知道,是男孩,朕什么都清楚。”

马皇后还要再劝,心中突然一凛,面上突然失去了血色。自己腹中胎儿是男孩一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涉及到许多机密,她将这个消息封锁得也严,就连太医院的太医也被灭了口。可皇帝还是知道了,难道……他已经弄清楚孩儿的来历了……知道他是孙太初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