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217 字 19小时前

按说,要想在这种乱世中得到天大富贵,最好的办法是拉起一支部队,有枪就是草头王。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部队,就是各方势力争相笼络的目标。无论是投靠李自成、建奴还是弘光政权,一个将军的职位当不在话下。

问题是,要想起兵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的确,如今整个北方都是流民。只要你扔出一块饼子,就能买一个黄花大姑娘回家。只要给一口吃的,就能让人替你卖命。只要你有足够的家产往外一散,想招多少兵有多少并。可是,张泰瑞的父亲通共也没当过几天内阁阁老,没弄得什么好处。崇祯朝换内阁辅臣就好象走马灯一样,弄到现在,谁也记不清内阁究竟有过多少宰相。所以,张家其实并不太富裕。

“我张泰瑞本就是本着富贵去的,好好儿的,如何肯将自己的钱拿出来,此事断不可行。”

并且,打仗是要死人的。张泰瑞本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勉强起兵,只怕没等到上战场,先被别人当成梁山山寨里的王伦给砍了。

起兵做将军这事实在是费而不惠,干不得。

还有,咱们堂堂尊贵的读书人,如何能够提起兵器去做那种卑贱的军汉,传出去,那不是给老张家丢人吗?

再说,就算要弄一场富贵,犯得着费这么大尽,君子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那才算是有名字啊!

于是,张泰瑞成天就想得该如何走捷径,怎么才能一步登天。

机会总是会亲睐有准备的人,机会就这么不经意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就在两个月前,张二公子正百无聊赖地在城中青楼吃酒品曲。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闯进屋中,报上姓名,说是姓宋,江湖人称宋烟袋,是个骡马贩子,小有资产。久闻张二公子大名,这次路过淄川,特来拜见。听人说他正在搂子里快活,就寻了过来。今天得见张二公子,果然是一表人才,总算是不虚此行。

一个卑贱的商人,张二公子原本是懒得搭理的,淡淡地同他说了几句话,就要将其打发掉,以免得影响自己吃酒玩女人的兴致。

大约是看到张二公子对自己很不客气,宋烟袋就拍住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子,让青楼的老鸨换一桌酒菜过来,又说二公子的消费都记在自己帐上。

看到了钱,张泰瑞的脸色才好看了些,觉得这就是一头肥羊。既然他巴巴二地要送钱给自己花消,不用白不用。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至于读书人的体面,见鬼去吧!

这个宋烟袋手面阔绰,为人也大方。在青楼吃完酒之后,还送上不少礼物,两人倒也谈得来。

很快,张泰瑞和宋烟袋就成了好友。每次宋烟袋贩骡马路过淄川都会去张府拜访,还送上大量的财物。

此人有钱,又非常会玩,正合了张泰瑞的脾性,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

就在半个月前,宋烟袋突然跑到张泰瑞家中,和他吃了一台酒。待到耳酣面热,宋烟袋突然说:“二公子,以前同你吃酒的时候,某常听到你叹息说年已届三十,却是一事无成,不能施展胸中抱负。是啊,大丈夫,总归要做些事出人头地才算对得起自己。大丈夫,不五鼎烹就五鼎食。兄弟正欲干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只可惜,我不过是一芥草民莽夫,就算勉强承头,只怕别人不服。所谓蛇无头不行,这事没有人带领只怕干不成。兄弟我就想请二公子出山,带领咱们这群草莽武夫做一场天大富贵。”

“二公子乃是崇祯朝内阁张阁老之子,又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念的是圣贤书,乃我山东之人杰。若愿意做我等的头儿,谁敢不服?”

第1267章 真相(二)

宋烟袋突然说出这种话来,张泰瑞并不吃惊。他已经喝得有点醉了,脑子里也不是太情形。顿时指着宋烟袋哈哈大笑:“宋烟袋,你这话小生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好象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宋烟袋:“二公子,你且听我说。”